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3066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郎织女传说”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商业的因素”?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0年各国在占全球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欧洲其他国家
世界其他地区
所占比例
25%
11%
9%
9%
24%
22%
 
材料二 英、法、美、德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
时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
24.5%
12%
9.1%
6%
1913
15%
8%
11%
13%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国际贸易接近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4年)
1978年
12月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月18日至22日,十ー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年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年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大规模的城市改革拉开帷幕。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12题)

4.
对苏联经济一直没有从外延式增长(靠增加投入实现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靠技术进步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领导人极不重视科技创新
B.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技术创新
C.苏联对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D.美苏争霸阻碍各行业科技创新
5.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铁器出土地点
生产工具件数
铁农具件数
铁农具所占百分比
辽宁抚顺
77
68
88.3%
湖南长沙
21
17
80.9%
 
A.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
B.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
C.铁器在手工业领域的推广异常缓慢
D.铁农具在南方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
6.
1948至1952年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侨汇(即华侨寄回祖国的款项)收入简表
1948—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0.65亿美元
1.18亿美元
1.68亿美元
1.7亿美元
 
据表可推知
A.华侨积极踊跃支持抗日战争
B.人民政府对华侨资本家进行了改造
C.侨汇收入解决了外汇收人拮据问题
D.华侨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了贡献
7.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A.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B.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C.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8.
1896年,上海《申报》上的《徐园告白》登出告示,称“本园于二十日起,夜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与唱戏、杂耍和戏法交替进行。这反映了
A.观看电影成为主要娱乐方式
B.徐园是中国最早的专业电影院
C.电影造就了传统戏曲的新时代
D.民众的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9.
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明确提出“美国利益第一”“美国至上”等主张;英国“脱欧”;西欧一些国家不断遭到恐怖袭击;西欧一些政党与政界人士反思,甚至抵制经济全球化。这些现象表明
A.发达国家普遍反对全球化
B.恐怖主义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C.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D.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反作用明显
10.
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的数目由180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这一“合并运动”
A.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B.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C.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D.率先应用于新兴的棉纺织业
11.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12.
南宋和元朝都没有抑制商业发展,相反,两朝均重视商业。宋元时代商人的地位已经非常之高,宋代的商人已经不再被视为低人一等,而在元代,商人参政终于成为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
A.统治者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B.重农抑商观念的彻底改变
C.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
D.市坊界限已经被完全突破
13.
19世纪初,英国女子教育的内容及其贫乏,主要是礼节、跳舞、唱歌等才艺;19世纪中期后,较多的学校增加了技能教育,女子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教育权利。这一变化
A.适应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B.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开启了西方近现代教育制度
D.冲击了英国的封建等级秩序
14.
自1991年3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16个月,超越了历史记录。美国的失业率已从1992年的7.4%降至2000年4月的3.9%,为30年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率也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股市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防开支减少起到明显成效
B.增加社会福利产生积极作用
C.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D.私有制社会的弊端逐渐消除
15.
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
A.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B.多数史学家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相
C.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D.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