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综合模拟二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29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 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2.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3.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刀耕火种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4.
康熙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织造局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宫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布)商贾贩鬻,近自杭、翕、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江西景德镇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B.景德镇制瓷业开始兴起
C.明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6.
如图所示,公元1世纪丝绸之路打通后,连接了东西方两大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同时也连接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因此丝绸之路又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该运河在当时承载的文明有

1世纪左右丝绸之路上主要文明区域
A.万民法B.冶铁技术及铁器
C.青花瓷 D.马铃薯、西红柿
7.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8.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体现出(   )
A.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
B.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
C.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
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9.
(题文)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
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其中关于“规模化”是指
A.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0.
“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的海军上将头衔;根据卡斯蒂利亚(西班牙)的特权惯例,该头衔是终身的,可继承的和永久的。……可获得辖区范围内财产或商品的十分之一。”这是15世纪末某国王和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据你推测,这位水手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11.
徐吉责在《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中提到:“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以空前规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挑战。160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为了欧洲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蓬勃发展,不久就出现了第一批成果。”由此可见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是
A.光荣革命提供了自由保障B.广阔的市场的挑战
C.科学技术发明提供动力D.英国皇家学会的推动
12.
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 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B.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 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13.
***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
《改革的开路先锋任仲夷》一书写到:“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盒火柴提价两分钱,都要到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材料反映的意图是
A.统一意见形成共识B.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政府要下放权力D.增强企业活力
15.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