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現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的《中因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道,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現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的《中因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道,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单选题- (共21题)
2.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B.抗日战争时期 |
C.十年对峙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3.
据报道。广东“南海一号”沉船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见下图)。汇集了德化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30多种,还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这有力地佐证了当时

①瓷器种类繁多,质量上乘
②瓷器制作技术发达
③“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④海外瓷器开始大量传入我国

①瓷器种类繁多,质量上乘
②瓷器制作技术发达
③“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④海外瓷器开始大量传入我国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5.
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
A. 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 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 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 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A. 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 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 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 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6.
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都开封城的是
A.“从行里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至晓即散,谓之鬼子市。 |
B.“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 |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耍阔之处,通晓不绝。 |
D.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
7.
乾隆中期开始,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
B.避免了西方疯狂的殖民侵略 |
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
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
8.
“七科谪”,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要求其入伍参战。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激化阶级矛盾 | B.削弱军队实力 |
C.打压商人群体 | D.阻碍经济进步 |
9.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早在数千年的时候,当时如果想要把热能转化成动能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我们人类和动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把摄入体内的能量转换成肌肉的运动。……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工业革命哪一发明为我们解决能源转换问题:
A.蒸汽机车 | B.轮船 | C.珍妮纺纱机 | D.改良蒸汽机 |
10.
新航路开辟后,对图中A、C两点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财富在A国转化为资本
B. A国始终走在新航路探索的前列
C. C国掠夺来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C国支持的航海家最早发现了好望角

A. 财富在A国转化为资本
B. A国始终走在新航路探索的前列
C. C国掠夺来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C国支持的航海家最早发现了好望角
12.
19世纪中叶,“由于一切生产资料的迅速改进,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这一观点认为促使世界面貌发生改变的深层原因是
A.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 | B.工业革命的推动 |
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D.垄断组织的产生 |
13.
1889年,自1867年以来的第三次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如下图),正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物品有

①发电机
②电话
③三轮汽车
④飞机

①发电机
②电话
③三轮汽车
④飞机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4.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
16.
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
19.
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该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C.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兴起 |
D.中国完全被卷入世界市场 |
22.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3.选择题- (共3题)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于2017年8月在天津市举行。下图为 第十三届运动会吉祥物——津娃。“津娃”手持全运火炬,形象诙谐幽默、生动可爱,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传递出全运精神和天津人民期盼全运的心愿。火苗的“13”的形态,又传递出“第13届”的信息。吉祥物图案的精巧设计体现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