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2题)
1.
“美国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音777型飞机是一款国际工厂生产出来的国际产品。”请依据材料选择一个最符合的现代化术语为其命题,最恰当的是
A.知识经济化 |
B.商务电子化 |
C.信息网络化 |
D.经济全球化 |
3.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海军。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从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的。其实,早在近代中国就有人提出“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中国近代新式航运业诞生于
A.轮船招商局 |
B.安庆内军械所 |
C.江南制造总局 |
D.海军飞机工程处 |
4.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实质是
A.由社会主义倒退到资本主义 |
B.由无产阶级专政倒退到工农民主专政 |
C.使超前的生产关系倒退到现实位置上来 |
D.把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
5.
清末有官员惊叹: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而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以职员所涉历,车于陆,舟于水,皆洋式也;酒于觥,肉于俎,皆洋食也;楼其冠,洋其履,德、法其衣裳,皆洋工也。这一惊叹表明当时
A.西方生活方式影响深刻 |
B.儒家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
C.欧风美雨挟来文明开化 |
D.国人衣食住行全盘西化 |
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其所办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原因在于
①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②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③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④清朝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①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②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③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④清朝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0.
社会的文明进步常见之于生活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曾兴起不缠足运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
B.率先发起不缠足运动的多为女性 |
C.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
D.“不缠足”属于女权运动的范畴 |
11.
作为一名天生的政治家,罗斯福敏锐的认识到,股市暴跌、银行破产、工厂停工、用户挤兑——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对未来更坏结果的恐惧。他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行动来重新唤起美国人民心中面对困境的勇气,罗斯福做到了这一点,下列各项不属于他重新唤起美国人民心中面对困境的勇气的是
A.对金融系统的整顿 |
B.颁布《工业复兴法》使工人有权与雇主进行谈判 |
C.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
D.提高关税,实行美元贬值 |
12.
1918年至1921年苏俄发生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发行的货币严重贬值,消费品价格上涨2万多倍,究其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14.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
B.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
C.抑制土地兼并 |
D.百姓赋税过重 |
15.
据《农业经济史研究》记载:到宋代,庶民、商人纷纷购买田产,因而出现为数不少的庶民地主。乡村上的富户“乃从来兼并之家”,称之为富民,这些富民并无官位爵衔,只是平民百姓身份的庶民地主。这些富民“招客为佃户”,着佃的客户,即为给地主种田的佃农,富民和佃户构成了此时的佃耕制。以下关于佃耕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A.佃耕制阻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 |
B.商品经济发展是佃耕制产生的重要条件 |
C.佃耕制侧面反映出门阀士族的衰落 |
D.土地私有制是富民阶层形成的根本原因 |
16.
天津杨柳青年画《春牛图》反映了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鞭打春牛”。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载。“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等动物的崇拜 |
B.牛耕在西周时已经出现并推广 |
C.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重大影响 |
D.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
18.
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A.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B.企业管理效能的加强 |
C.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
D.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 |
19.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①④②③ |
B.②④③① |
C.④②③① |
D.④①③② |
20.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加上一个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落后性 | B.具有再生性 |
C.具有脆弱性 | D.具有分散性 |
21.
司马迁说:“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倾,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成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该材料反映了古代哪一工程在秦统一中的作用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坎儿井 | D.大运河 |
22.
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这支船队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 |
B.该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 |
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 |
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
23.
某历史老师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生活 |
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 |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
D.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链接 |
24.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美国 | D.英国 |
25.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6.
1927—1936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史上最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 B.“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C.国家基本统一和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 D.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
28.
“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蚕······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蚕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材料说明了国内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
B.材料说述现象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原料而发展起来的 |
C.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
D.蚕茧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 |
29.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30.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
31.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能出现于
A.土地改革以后 |
B.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32.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
B.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
C.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
2.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