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德、西班牙四国于20世界70年代组建“空中客车”(民航飞机)跨国公司。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最终都被运到法国图卢兹总装。
材料二 四国政府每年也给空中客车以大量的补贴,空客公司还吸纳了欧洲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和优秀人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也给了空客实实在在的便利,各国之间的货物交通运输免去了关税。80年代后,它日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飞机制造企业。对于空客的崛起,法新社评论说:“这不仅是欧洲繁荣的有力证明,也是欧洲各国精诚合作打败美国超级霸权的象征。”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美国指责空客公司接受政府补贴违犯贸易自由准则,并诉诸于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WTO裁决下双方达成相互妥协的“空客协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空客公司崛起的原因,说明其意义。
(3)材料三中两大公司的争端及最终解决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英、法、德、西班牙四国于20世界70年代组建“空中客车”(民航飞机)跨国公司。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最终都被运到法国图卢兹总装。
材料二 四国政府每年也给空中客车以大量的补贴,空客公司还吸纳了欧洲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和优秀人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也给了空客实实在在的便利,各国之间的货物交通运输免去了关税。80年代后,它日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飞机制造企业。对于空客的崛起,法新社评论说:“这不仅是欧洲繁荣的有力证明,也是欧洲各国精诚合作打败美国超级霸权的象征。”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美国指责空客公司接受政府补贴违犯贸易自由准则,并诉诸于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WTO裁决下双方达成相互妥协的“空客协议”。
——以上均摘编自《波音和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
(1)材料一中“空中客车”由四国联合生产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特点?这种联合有什么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空客公司崛起的原因,说明其意义。
(3)材料三中两大公司的争端及最终解决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世界市场发展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
(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国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世界市场发展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
(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2.单选题- (共17题)
3.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
4.
“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⑤上海浦东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⑤上海浦东
A.③②①⑤④ |
B.②①③④⑤ |
C.②①③⑤④ |
D.①②③④⑤ |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7.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可能互相学习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
8.
“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上述现象出现于
A.19世纪晚期的上海 |
B.20世纪初期的上海 |
C.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 |
D.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 |
10.
19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
A.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 |
B.蒸汽机的发明 |
C.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 |
D.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 |
11.
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14.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15.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
A.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
B.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
17.
1956~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
②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
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④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
②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
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④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② |
18.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
19.
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