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28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船是人类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它促进人类生活的改变,也使得世界各国彼此联系越来越紧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的遗言”,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并分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美洲、对西班牙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主要人物金能亨在经过一番调查后认为,长江的营业额几乎是难以估计的。即以原棉一项而论,估计长江流域的产量便大大超过美国全国的产量。在汉口出售的外国棉织品,估计一开始就会达到2.5万吨,而这些棉织品只占上海总进口量的一小部分。
——摘编自《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2)请指出材料二图中的“克莱蒙特”号蒸汽机船属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世纪的各大洋是蒸汽机船的天下,依据材料二,分析蒸汽机船对欧美工业国的海外扩张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初创时自英国购买了一批海轮使用,左图为“伊敦”号,1872年10月以50397两白银向大英轮船公司购得。

(3)结合所学说明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主要原因。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时期怎样的社会潮流?
2.
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是历史上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做出的努力。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简要评价他的贡献。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2.选择题(共1题)

3.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画中题诗:“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中的浮夸行为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
D.农业合作化的丰硕成果

3.单选题(共14题)

4.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确立
D.经济活动取代了海外战争
5.
“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意为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家庭手工业艰难经营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6.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7.
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下图所示的一些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8.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9.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①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③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④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
如图,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
A.牛耕B.蒸汽机C.内燃机D.互联网
11.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性变革”的经济因素是
A.工业革命的扩展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工人运动的发展
12.
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
A.英荷战争爆发B.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C.爱迪生发明白炽灯D.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史上最大金融危机
13.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
A.欧洲各国对中国商品和资本输出减少B.资产阶级维新派热心投资近代工业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政府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14.
下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
B. 实业救国热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 近代企业出现
15.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负责这条铁路设计和施工的是
A.李鸿章B.张謇C.詹天佑D.陈启源
16.
中国政府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在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7.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
A.中共八大B.邓小平“南方谈话”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