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检测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281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7

1.单选题(共10题)

1.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他们这种治国理念产生的后果是
A.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有效地阻止了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
C.使当时工商业难以出现兴盛局面
D.中断了中国与海外的贸易联系
2.
明朝实行海禁,滨海人民“生路”被断。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这表明
A.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导致海盗猖獗
B.滨海地区农业生产破坏,人民失业
C.新航路开辟促进东南沿海贸易发展
D.俺答汗扩大互市,恢复边境的和平
3.
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C.隆庆开关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4.
1585年(明万历十二年)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88.4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1.8石米,米时价约每石0.5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约5.8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2.9万两白银。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明朝起止时间: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
①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沉重;
②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
③当年顺德县农民的粮食结余足以维持温饱;
④明朝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
宋代徐州冶铁业计有“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信州铅山等地铜铅矿作坊主人“常雇募集十余万人……得铜铅数千万斤”;韶州铅银锡等矿区“四方之人弃农……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从材料可以看出
A.宋代各地手工业规模明显扩大
B.宋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细
C.宋代手工业保持世界先进地位
D.宋代手工业经济出现大规模的雇佣关系
6.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官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B.外来棉纺织业的竞争
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家庭生产对工场生产的阻碍
7.
有观点认为:(明朝)当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之后,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正在逐步吸干底层的农业资源,……当农耕帝国的农业基础依然脆弱或者技术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实行过度的商业化只能是带来资源配置的扭曲,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却由于商业经济的过度发展,最终耗尽了帝国的资源。该观点意在说明
A.明朝存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条件
B.明朝灭亡源于经济因素
C.农业经济与商业发展矛盾不可调和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农业社会
8.
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
②封建专制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属于神魔小说的是
A.
B.
C.
D.
10.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表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与中国在商鞅变法同一朝代发明的“司南”
②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从西汉发明纸正式开始的
③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与中国出现集大成的中医著作,创造性提出辩证施治方法的成就大体同一个朝代
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约与最早起于中国出现最早的世界纸币同一个朝代
⑤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是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的结果
⑥《农书》出现朝代与中国颁布现行公历比欧洲早了三百多年成就是相同朝代
⑦明末清初中国具有代表性科学技术成就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出现的不同点是西方以实验科学为主而中国仍以总结文献著作为主要形式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