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26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在全球相互依赖的时代,这一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每一个新的旨在限制进口的措施都引起了利益受损的其他国家的抵制。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斯穆特一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政府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经济民族主义没有取得增加产量和收入的结果,恰恰相反,1929—1932年,世界产量降低了38%,贸易减少了66%以上。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而临时设立的。关税的不断削减,使世界贸易在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保持年均大约8%的增长率。贸易自由化的惯性,在整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时代,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始终如一地超过了同期世界生产的增长。在国际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次以多边条约的法律形式提供了一套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并且对其缔约各国权利义务傲了具体规定,并在实践中发展成为集调整缔约方贸易关系的法律框架、贸易谈判场所与和平解决贸易争端机构于一身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余敏友《论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民族主义”出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贸总协定设立的意义并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看法。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定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朝代/时代
正定城经济发展概况
魏晋至隋唐
城市格局保持里坊制度,即把城区内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大的里坊区,里坊中又设多条道,四周建高墙封闭,设里正、里卒把守,设置宵禁、早开晚闭,便于管理。城中设有敬爱坊、安业坊、宣化坊等。
宋代
北宋初年,太宗下令辟正定为边贸市场,与辽交易香药、犀牛角、象牙和茶叶。城内已出现常设的商品交易市场,其繁华程度位列全国二十一大商埠之一。里坊制度被废除,市坊合一,城里天天有集市,居民富庶,佛宫云集,绿竹红花,“雄盛冠于河北一路”。
元代
朝廷在正定下设织染机构、杂造局,城中商贾大户云集,成为“贸易丰盈之所”。正定所缴纳的商税额达到江南诸路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形容它是一座“贵城”:此城盛产丝织品,价格昂贵,商户间成交数额巨大,可流通大汗纸币,水运、陆运便捷,工商业发达。
明代
古城的街道和四关都设有集市,十天一轮,周而复始,成为常例,商品经济已十分成熟。
清代
康熙初年,河北省会迁往保定,雍正年间正定辖区被缩小,限制了其商贸发展。
近代以来
20世纪初,法国人原本设计途经正定柳林堡的正太铁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一说是经费问题,一说是乡绅阻挠)改道始发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正定错失近代最重要的一次发展机遇,而那小村庄成为河北后来的省会城市—石家庄。
1920年,城墙西北处开凿了一座小门,方便现代交通工具通行,正定城日益现代化,但古城墙和古城门也逐渐遭到了破坏。
 

——摘编自周冉《千年佛城正定的风云流变》

阅读材料,从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朝代/时代,围绕正定历史发展,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朝代/时代和论题,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34题)

3.
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实行供给学派经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背道而驰,并与同一时期英国撒切尔首相所采取的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遥相呼应。这些政策的实行
A.恢复了经济活力
B.消除了经济危机
C.根除了“滞涨”现象
D.强化了国家干预
4.
某学者认为,在苏联这样一个生产力低下、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下列政策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农业集体化
C.固定粮食税
D.国家资本主义
5.
苏联通过实施若干个“五年计划”,将识字率从1926年的56﹒6%提高到1959年的98﹒5%.1961年,苏联外科医生的人数增加到425700人,人均预期寿命上升到69岁。苏联还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儿童补助等。这说明,苏联实施“五年计划”
A.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满足了民众的生活需求
C.有助于工业发展模式转型
D.切合了本国的基本国情
6.
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估计,苏联在计算机电子学方面比美国落后十年,在电光敏感器、机器人技术、信号处理、通信技术等许多第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苏联也处于落后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当时苏联
A.科技发展受到冷战制约
B.经济体制决定了技术革新
C.“新经济体制”收效甚微
D.科技进步依赖重工业发展
7.
2019年3月强热带气旋“伊代”登陆莫桑比克后,包括其在内的多个非洲国家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在灾后重建任务上,非洲国家应该向下列哪一机构提出援助申请
A.
B.
C.
D.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这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据此可知,这些国家
A.得到了七十七国集团的大力支持
B.接受了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
C.充分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D.借鉴了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
9.
1990年,美国、英国、俄国、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成立了二十国集团(G20)其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到2015年,二十国集团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80%以上。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及其成就主要表明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迅猛发展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界限日益模糊
C.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增强
D.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有力冲击
10.
如图漫画反映了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英国“脱欧”反映了
A.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放缓
B.欧洲国家在区域集团化中获益甚微
C.欧洲联盟内部利益冲突加剧
D.世界经济发展中利益失衡问题初现
11.
二战后,企业国有化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即由国家直接经营收益低但又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私人企业难以经营的部门,如航天等部门。由此可见,企业国有化
A.推动了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趋同
B.加速了企业生产国际化趋势
C.拓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表现形式
D.践行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12.
1992年之后,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被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众多的小型国有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了改革。这样做有助于
A.启动国有企业改革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紧跟对外开放步伐
D.发挥计划经济优势
13.
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鉴于煤油灯照明便利,但煤油性烈,火灾迭起,遂命宝善成公司“创造电灯”。制成后先在抚署适用数月,而后在长沙民间推广。这反映了
A.城市化发展迅猛
B.政府助推技术的革新与应用
C.公司制日趋完善
D.新技术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
14.
如表为近代中国电报业发展重大事件表。这表明
时间
重大事件
1877年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40余公里长的电报线
1880年
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1881年
清政府主持的津沪电报线架设成功
1884年
清政府铺设自上海至广州沿海各口电线
 
A.实业救国思潮走向了高涨
B.电报通讯的区域布局得到了扩大
C.政府放宽了对经济的管控
D.民族危亡刺激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15.
1904年,《江苏》杂志发表了在当时备受争议的《家庭革命说》,该文章提倡婚姻自由,主张对大家族家庭实行分居分产,从而建立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该文反映了
A.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B.新兴媒体主导舆论走向
C.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D.封建伦理纲常已经瓦解
16.
据历史记载,物种交流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但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范围主要局限于欧亚大陆。16世纪以来,物种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且范围遍布全球。该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开辟
B.耕作技术进步
C.工厂制建立
D.欧洲价格革命
17.
加勒比海位于大西洋西部,南北美洲之间,是中美洲到达西欧大陆的必经之路。“加勒比海盗”兴起于16世纪,通常通过偷袭、抢劫过往船只的货物来生存,19世纪走向衰亡。“加勒比海盜”兴起反映了
A.东西方间贸易的开始
B.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C.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
D.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8.
据统计,12世纪末,作为大不列颠诸岛最大的城市和西北欧首要的商业中心,伦敦有4万左右人口。到了19世纪,伦敦人口增加到250万人,在伦敦街上走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尽头,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田野的些许征象。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的进步
B.高产作物的引入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9.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美国于1933年限制黄金出口和私人拥有黄金,实行美元贬值;法国于1933年筹组黄金集团,失败后于1936年也放弃了金本位制。这些现象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和蔓延
B.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
C.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开创
D.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20.
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设立了公共工程署和民用工程署,先后拨额数十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众多工程项目。这反映了
A.复兴金融
B.恢复农业
C.以工代赈
D.调整工业
21.
1983年10月,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实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源政府的通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该举措
A.开启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
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
《唐律疏议》中规定:“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这些规定旨在
A.推广“一牛挽犁”
B.保证农业生产
C.践行“工商食官”
D.降低牛肉消费
23.
宋代江南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偏僻乡村还是繁华都市,商业性的乐舞处处存在。通过乐舞获得经济回报,或花费不菲金钱来获取乐舞消费的行为已经获得了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这表明宋代
A.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
B.奢靡风气开始流行
C.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城乡经济差距消除
24.
明初严密的社会控制下,人们的自由空间很少,无人敢奢望旅游。明代中后期,旅游之风大盛,每逢佳节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众人成群结队,就近选择风景美妙之处尽情游览,体会平日劳苦之外难得的闲暇之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
A.“闭关锁国”局面形成
B.自然经济解体
C.“重农抑商”开始松动
D.商品经济发展
25.
据史料记载,清代南京的“账房”拥有大量的资金、织机和原料,它把织机、原料分给小机户,机户再把原料分给染坊染色,交络工络丝,制成绸缎后送账房成批出售。这反映出当时南京
A.纺织业的经营方式进步
B.资本主义萌芽得以普及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D.行业地区分工日益显现
26.
1914年1月,农商部公布《公司保息条例》,政府拨存公债券2000万元作为保息金,对民营公司的股本进行保息,规定:凡新成立的公司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继续三年为保息期间;自领到第一次保息金后第六年起,每年按所领保息金总额摊还。这种做法。
A.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提升了南京国民政府威望
C.有效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D.促使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
27.
据史料记载,上海织布局原系商办,后来李鸿章以整顿为名,加入少量官股,便将这个厂攫入己手,并令原出资人每股(百两)加纳三十两始换给新股票。该厂焚毁重建后,李鸿章又令新股东每出纱一包捐银一两。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获得了大商人的支持
B.官督商办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C.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开始兴起
D.民族资本受到封建势力压迫
28.
1947年《大公报》曾报道:“为了应付抢购,上海河南路呢绒店采用抽签购货办法。先请顾客们依次排队,然后举行抽签。签上载明准购的货色,如XX呢等,抽中的即凭签购货,但也有很多人抽到空签,便算白等一阵。”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大公报》报导失实
B.上海沦陷日用品紧缺
C.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
29.
如图是建国初期发行的“特”字系列邮票之一。该邮票可以佐证
A.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基本建立
B.人民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充满信心
C.新中国交通运输业实现了现代化
D.中苏关系调整助推国防事业发展
30.
如图是版画家朱宣成创作于1956年的《报喜》。该作品主要反映了
A.工业化的提前实现
B.三大改造基本实现
C.“浮夸风”的蔓延
D.人民公社纷纷成立
31.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有参差的长廊列社,高挺的坞壁,停满车辆的车库,还有农人耕作,蚕妾采桑,以及马、牛、羊、鸡、犬、豕的饲养等生产情景。这反映的是
A.皇家工场
B.农村草市
C.工商市镇
D.地主田庄
32.
春秋至战国早期,有限的铁器基本掌握在上层统治者的手中,往往被用作防身的短兵器,少量的铁器则被用来修筑城池、宫殿、陵墓之类。据此可推知,当时
A.国家对经济实行垄断
B.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
C.冶铁业技术世界领先
D.铁制农具尚未得到广泛使用
33.
如图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家族墓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禪(单)衣,这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禪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由此可知,汉代
A.丝织技术比较发达
B.丝织品远销海内外
C.丝绸成为主要衣料
D.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34.
1907年,德国拥有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9%,拥有的工人数却占工人总数的39﹒4%,其中重工业和运输业中的某些行业往往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支配。这一现象
A.加速了世界市场的衰落
B.壮大了商业资产阶级力量
C.延续了重商主义的政策
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5.
当俄国结束了“战争一革命一战争”的轮回之后,民众发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于面包都极度缺乏,农民对工业品、工人和市民对面包都有急切的需求,但不是买不到就是买不起。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
B.斯大林模式弊端显现
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D.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36.
1883年《高邮县志》记载:“以农兼蚕者不可胜举,至此成时,江南贩丝者无岁不至。”这表明
A.国内长途贸易兴盛
B.江南经济不断衰落
C.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