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你是怎样评价其经济政策的?
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
(2)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你是怎样评价其经济政策的?
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
(2)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2.单选题- (共9题)
2.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3.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
4.
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A.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 | B.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
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 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 |
5.
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瓷器的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汉口镇,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 |
B.工商业发达,地处交通要冲 |
C.专业化工商业城镇大量出现 |
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 |
6.
明清时期商业出现的新特点有( )
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⑤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雇佣工人
⑥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⑤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雇佣工人
⑥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③④⑤⑥ | D.②③④⑤ |
7.
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从经济角度分析,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
C.“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8.
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女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劳动者 |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资本家 |
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表明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9.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A.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 |
B.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 |
C.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 |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 |
10.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3.选择题- (共2题)
11.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提纯物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H2O) | 生石灰 | 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
B | Cu(Fe) | 稀硫酸 | 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
C | CuSO4溶液(硫酸) | 氧化铜 | 蒸发、洗涤 |
D | NaCl(Na2CO3) | 氯化钡 | 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