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正确与错误分别用“正确”和“错误”表示)
1.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城市。经济中心南移后,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繁华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2.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3. 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首次提出“废止缠足”并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4. 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5.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城市。经济中心南移后,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繁华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2.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3. 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首次提出“废止缠足”并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4. 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5.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单选题- (共9题)
2.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4.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所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推行 |
B.蒸汽机的发明 |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
5.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
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9.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B.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
C.在全国统一废除农业税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