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服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 服装与古代政治
“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
材料二 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
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分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1)依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如此穿着服装的原因
(2)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一 服装与古代政治
“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
材料二 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
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分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1)依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如此穿着服装的原因
(2)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措施和特点?
材料二 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实质是?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措施和特点?
材料二 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实质是?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1)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1)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2.单选题- (共10题)
6.
下列关于区域性合作组织模式的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模式4: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模式1—欧洲联盟 |
B.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 |
C.模式3—上海合作组织 |
D.模式4—北美自由贸易区 |
8.
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这说明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的作用和实质是
A.克服经济危机 |
B.政府减少了经济干预 |
C.实行高税率政策 |
D.国民收入实现了再分配 |
9.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连衣裙)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下图)。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时期最可能是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采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 |
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 |
1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①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
②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
③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
④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
⑤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
①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
②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
③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
④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
⑤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12.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统得过死 |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
D.土地公有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