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25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8/23

1.单选题(共5题)

1.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
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指出当时经济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的扩大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3.
下列材料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
A.“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米行商”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抑议之”
4.
下图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棉织品输出情况(部分)统计图,依据所学知识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①英国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②英国棉织品的销售遇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③英国对华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 ④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棉织品的销售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选择题(共1题)

6.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