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23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7/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晋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揖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关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王夫之《黄书》。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2.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范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的是什么?(2分)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抬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5分)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4分)

2.单选题(共13题)

3.
东盟的建立维护了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其建立的外部因素是 ( )
A.美苏“冷战”的严重影响
B.东南亚国家众多,区域辽阔,相互冲突时有发生
C.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的“东盟意识”形成
D.为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和平、进步和繁荣
4.
黄宗羲说: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句话表述的思想不包括( )
A.与黄宗羲的政治主张相一致的经济主张B.符合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
C.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挑战D.鼓励弃农经商,不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
5.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因为
A.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6.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7.
下列名言哪一句最能体现古希腊哲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吾爱吾师D.“知识即美德”
8.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B.被誉为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9.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的现象首先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制墨技术
D.造纸术
10.
***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
A.唐诗和宋词
B.国风和《离骚》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汉赋
11.
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12.
下列有关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
D.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
13.
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取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是( )
A.楚辞B.汉赋C.诗词D.散曲
14.
徐渭是明代著名画家。他在画上自题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由此可见,他所作的画属于( )
A.风俗画B.风景画C.文人画D.山水画
15.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中心,树立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丰碑的长篇小说是( )
A.《红楼梦》B.《狂人日记》C.《儒林外史》D.《西游记》

3.选择题(共7题)

16.“从一名普通的炮兵少尉登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从统治法国到征服几乎整个欧洲大陆……”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17.下列哪条河流定期泛滥,滋养着埃及人民(   )


18.下列哪条河流定期泛滥,滋养着埃及人民(   )


19.下列哪条河流定期泛滥,滋养着埃及人民(   )


20.兴起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


21.

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  )

22.

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