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 战后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 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原因。 (4分)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超级大国、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分)
(4) 为什么说多极局势“不可逆转”? (3分)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 战后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 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原因。 (4分)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超级大国、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分)
(4) 为什么说多极局势“不可逆转”? (3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即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2006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进行了题为《中法伙伴关系:一个为了和平和进步的雄心》演讲时提到:“中国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希望能够加强人权,加强自由、民主,而且做出承诺,要批准公民和政治权利的公约。我深信在这样的做法当中,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贵国继续思考,……也可以成为中国迈向民主和人权的一个很好的启发。”
请回答:
(1)试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并据此指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一些法国的信念”主要指什么?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这些“法国的信念”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中国应如何借鉴“法国的信念。”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即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2006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进行了题为《中法伙伴关系:一个为了和平和进步的雄心》演讲时提到:“中国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希望能够加强人权,加强自由、民主,而且做出承诺,要批准公民和政治权利的公约。我深信在这样的做法当中,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贵国继续思考,……也可以成为中国迈向民主和人权的一个很好的启发。”
请回答:
(1)试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并据此指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一些法国的信念”主要指什么?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这些“法国的信念”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中国应如何借鉴“法国的信念。”
3.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以来,尤其自19 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哪些自然科学研究对材料二中图2、3的科技进步起了推动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科技发明利用的能源有何不同?(3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技发明的共同作用,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分)
材料一近代以来,尤其自19 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哪些自然科学研究对材料二中图2、3的科技进步起了推动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科技发明利用的能源有何不同?(3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技发明的共同作用,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分)
2.选择题- (共5题)
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逐步完善根本政治制度 ④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6.
甲、乙两人轮流做下面的游戏: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每上面分别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如果朝上的数字大于3,则甲获胜,如果朝上的数字小于3,则乙获胜,你认为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的是 {#blank#}1{#/blank#}
7.
有四张不透明卡片,分别写有实数,﹣1,,,除正面的数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卡片,取到的数是无理数的可能性大小是 {#blank#}1{#/blank#}
3.单选题- (共10题)
11.
(题文)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材料中所给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材料中所给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A.楚辞 宋词 唐诗 汉赋 | B.汉赋 唐诗 宋词 楚辞 |
C.宋词 唐诗 汉赋 楚辞 | D.楚辞 唐诗 宋词 汉赋 |
13.
下列关于山水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水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名山大川为描绘内容 |
B.一般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讲究布局构图 |
D.写景是山水画的灵魂 |
16.
陈独秀说:“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17.
新文化运动中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这主要是由于( )
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的基础 |
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 |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
D.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