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二
它们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序幕,并构成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重要部分。……这些企业锻炼了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培养了使用机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介绍翻译科技书籍。这些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新因素促使明代后期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开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并概括该事件在促进中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材料一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二
它们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序幕,并构成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重要部分。……这些企业锻炼了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培养了使用机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介绍翻译科技书籍。这些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新因素促使明代后期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开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并概括该事件在促进中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2.单选题- (共8题)
2.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 B.社会制度相同 |
C.发展水平相似 | D.历史上关系紧密 |
3.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棉、麻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 B.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
4.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
6.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
7.
《白银资本》中指出:“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 B.宗教改革 | C.新航路开辟 | D.汽船发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