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党的战略目标。历史上,英国等近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是一个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成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期哥,1821年工人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843年达到4%。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士兵。
——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3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五,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措施对这些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2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员 | 占全国人口 | 占国民收入 | 年代 | 穷人数目 |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 2% | 36.5% | 1855年 | 85(万) |
1856年 | 7(万) | |||
普通群众 | 80% | 40% | 1863年 | 109(万) |
1866年 | 130(万) |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是一个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成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期哥,1821年工人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843年达到4%。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士兵。
——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3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五,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措施对这些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
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下表是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材料三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34万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对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相比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4)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
材料一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
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下表是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 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98% | 2%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材料三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34万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对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相比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4)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
2.单选题- (共13题)
3.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
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
4.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教皇发挥重要组织作用 |
B.宗教狂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
C.教会蜕变成了殖民机构 |
D.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
5.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6.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7.
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下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 |
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 |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
8.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列强的侵华进程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列强的侵华进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9.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A.西班牙 | B.荷兰 | C.法国 | D.英国 |
10.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②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③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手中
④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①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②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③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手中
④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1.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据此表明,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12.
“‘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
C.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
13.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
14.
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下表是2009年春季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对下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类别 | 私营企业 | 国营企业 | 三资企业 | 媒体企业 | 其他企业 |
参展企业数 | 5561家 | 4055家 | 2709家 | 371家 | 1305家 |
百分比 | 39.18% | 28.96% | 19. 35% | 2.65% | 9.32% |
A.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参展企业的主体 |
B.目前中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
C.科技进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
D.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使广交会充满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