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216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500年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40年,英国、法国、普鲁士、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材料二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1947年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署

1949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0前后世界贸易呈现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并分析原因。
(3)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二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依据材料一,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各自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共21题)

3.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发展水平相近
B.社会制度相同
C.屡遭战争重创
D.历史上关系紧密
4.
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农业生产经验丰富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
C.农业工具的改进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5.
明清时期,“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当时
A.商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B.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D.全国形成了统一的交易市场
6.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D.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7.
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产值为100),从中能反映出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B.美国、德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D.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8.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农村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C.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我国对外开放体系中,以下开放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沿海经济开放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    ③内陆省会城市    ④经济特区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
10.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下面的表格。下列组织(英文简称)最能体现模式2特点的是 ( )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无法律义务
 
A.EUB.APECC.NAFTAD.WTO
11.
下面是芜湖1877年正式开关后历年贸易额统计表(单位:海关两),从中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芜湖(  )
年份
输入额
输出额
总额
指数
1877
1221013
365669
1586692
100
1882
2394364
1313150
3707514
240
1891
4985648
5267405
10253053
646
1899
9710544
10608352
20318896
1279
 
A.进出口贸易额总体增长较缓慢B.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C.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对外贸易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
12.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政策,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这在当时
A.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B.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C.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13.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引起“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亚洲人口的膨胀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开展
14.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
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16.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材料反映出明朝中期以后
A.出现了“计工受值”的雇佣关系
B.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纳银代役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商业繁荣使纳银代役成为主流
17.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8.
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B.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D.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
19.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荷兰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是指()
A.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C.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0.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影响是(  )
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②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③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④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1870年以后,日本已经开始在全国实现工业化,但在中国,工业化仅仅是在有数的几个城市中得以实现。”与日本相比,中国工业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A.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B.民族企业先天不足难以自立
C.缺乏中央政府的领导与推进
D.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强力抵制
22.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作了苏联共产党新党纲的报告,其中提到:“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的和文化的财富;苏维埃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与赫鲁晓夫这段报告在认识上存在相同错误的是
A.土地革命B.三大改造C.大跃进D.文化大革命
23.
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
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

3.选择题(共1题)

24.某地区的电力资源丰富,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开发。该地区一家供电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来计算电费.   月用电量x(度)与相应电费y(元)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