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金版学案高一岳麓版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19)(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96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一中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的措施。
(3)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合史实简要叙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三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也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三反映的相同观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的错误观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1947年3月)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指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2)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标志着什么?

2.单选题(共11题)

4.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
5.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一一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苏联解体D.美苏“冷战”
6.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各自组建了军事集团,其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领导者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苏联    D. 法国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所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D.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8.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5—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  )
A.北约、华约成立B.两个德国分立
C.抗美援朝D.古巴导弹危机
10.
下列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  )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许多地区,尤以北部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
——杜鲁门(1947年)
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
B.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C.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D.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
11.
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
①给世界带来了安宁
②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
④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D.①②
12.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13.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 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4.
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是指(  )
A.苏联B.德国
C.美国D.法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