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综合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91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打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这是北约1949年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张。当时成立北约是为了抗衡前苏联及其东欧盟国。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北约的前线不断东移,先是吸收了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现在扩大到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黑海岸边,加上波罗的海的三个国家,北边几乎达到芬兰
——《半月谈》
请回答:①北约的职能是什么?分析其成立的背景、目的及影响?
②今天北约在职能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主宰世界达到一个多世纪。西欧国家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进行了多次斗争,而这些斗争的结果也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从一战开始,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
材料二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1951年,法、意、比、荷、卢、西德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的管理之下,建立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了“欧洲联盟”。
材料四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史实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和目的。从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欧国家关系变化呈现出什么特征?
②根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欧国家在联合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③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单选题(共13题)

3.
下列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的趋势是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B.国际社会形成了多极世界和单极世界之争
C.多极化的实现是漫长而又曲折的
D.世界已经比较明显的分化为“五极”
4.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互经会”的成立
5.
二战后,德国的分裂
A.与雅尔塔会议直接有关
B.是战后美苏两国激烈争夺的结果
C.是纽伦堡审判的结果
D.是全德国人民的要求
6.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
C.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
7.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D.经济出现多极化
8.
二战后为日本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美国的大力扶植
B.对教育的重视
C.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D.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9.
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
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C.非集团、不结盟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
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作用不包括
A.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C.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D.推动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11.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国家是
A.苏联和东欧各国
B.日本和西欧大国
C.中国和苏联
D.英国和苏联
12.
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是因为
①实现了美国对欧洲的资本输出
②有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③帮助西欧度过了经济难关
④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政治,以上说法符合引言含义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3.
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  )
A.社会制度的变化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D.民族构成的变化
14.
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指
A.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B.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C.在欧洲用经济手段,在亚洲用战争手段
D.进行核对抗
15.
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是
A.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B.镇压各缔约国人民革命
C.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D.统一指挥西方国家的武装力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