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章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89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材料三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旧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关于当今世界格局有何共识?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决定世界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三“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美欧关系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折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贝《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那些国际力量限制了当时美国的“威力”?
(3)材料三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单选题(共16题)

5.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
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成型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6.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7.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A. 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 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 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8.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其主要理由是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这说明苏联解体的主要影响是(   )
A.美国失去战略对手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D.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9.
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10.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一说法意在强调冷战结束后(  )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各种国际力量分散独立地发展
11.
1991年12月25日19: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个春秋的苏联“锤子和镰刀”国旗,在暮色中被匆匆降下。在同一根旗杆上,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徐徐升起,苏联从此成为历史。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B.多极格局形成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D.两极格局瓦解
12.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乌克兰危机引发美俄展开了新一轮较量。2015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媒体谈到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而陷入冰点时,说:“美国想压制莫斯科,但不会成功。”普京这么说的理由是
A.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B.俄罗斯得到了中国、欧盟、日本等力量的全力支持
C.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
D.美国日益受到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力量的制约
13.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以上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世界政治已经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B.西方基督教的国家依旧处于霸主地位
C.文明的差异不利于推动世界的多极化D.世界权力中心己经转移到非西方文明
14.
美国曾散布这样一种看法:鉴于苏联的衰落和海湾战争的结果,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未来的国际秩序应由美国领导,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但是美国的这种论调被许多国家学者看作是“不可思议”。这些学者认为“不可思议”的理由可能是
①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状态  ②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③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④欧共体发行统一货币欧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5.
2001年“911事件”后,当时美国总统布什曾首次向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你要么跟我们站在一起,要么跟恐怖分子站在一起。”它反映的实质意图是
A.美国坚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B.美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C.美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
D.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16.
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
A.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苏联经济发展缓慢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苏联改革成效不大
17.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上的区别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交融
18.
(题文)2014年9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21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
A.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
B.勇于承担国际责任
C.谋求与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地位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9.
2008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一年。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一超多强”局面终结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0.
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3.选择题(共4题)

21.Did John _____ football yesterday?
22.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
23.为了监督政府,我国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列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是
24.为了监督政府,我国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列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