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1967年西欧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截止到2016年欧盟成员国发展到28个。然而,英国却于2016年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投”,支持率达到51.9%,此外意大利也在想方设法“脱欧”。这些“脱欧”现象说明
A.欧盟内部国家利益尚需协调 |
B.东西欧国家间矛盾不可调和 |
C.欧洲区域合作水平严重下降 |
D.域外大国介入造成欧盟解体 |
2.
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农产品收购价(%) | 1978年 | 1984年 | 1991年 | 1993年 |
国家定价(%) | 94.4 | 37.0 | 22.2 | 10.3 |
国家指导价(%) | 0 | 23.0 | 20.0 | 7.0 |
市场调节价(%) | 5.6 | 40.0 | 57.8 | 82.7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
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
C.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
D.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退出历史舞台 |
3.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
4.
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
A.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
B.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 |
C.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
D.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
5.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
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
C.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 |
D.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
6.
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 | B.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 |
C.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 D.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 |
7.
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B.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
C.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
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8.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
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 |
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