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 |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 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
2.
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权利法案》颁布时 |
B.罗斯福新政实施过程中 |
C.十月革命成功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
3.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
C.是一个常数 |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
4.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