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
材料二 “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践证明,“星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最基本条件。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5)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
材料二 “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践证明,“星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最基本条件。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5)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说希腊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它作为独立国家“陨落”,它不但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将给欧洲一些“力争维持其自由和独立地位”的国家带来“灾难性”影响。……他诬指“极权主义”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国的哪一外交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在“援助自由国家”问题上二者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3)就上述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说希腊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它作为独立国家“陨落”,它不但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将给欧洲一些“力争维持其自由和独立地位”的国家带来“灾难性”影响。……他诬指“极权主义”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国的哪一外交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在“援助自由国家”问题上二者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3)就上述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单选题- (共8题)
3.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
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
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
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 B.欧盟成立 | C.苏联解体 | D.9·11事件 |
4.
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
8.
有学者认为历史选择有时“是一项最费思量最耗能量最具荒诞的劳作。向北走的努力,有时得到的只是来到南端的结果。”下列史实中,和这一观点最不相符的是
A.《凡尔赛和约》 |
B.绥靖政策 |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D.欧安会的召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