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商业的繁荣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东京城城市繁荣的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各种观点
问题:
(1)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各种观点
人物 | 国别与身份 | 观点 |
罗伯特·骚塞 |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 很难想象有一个地方比曼彻斯特还要“贫困”。在如此拥挤的街道中,所有用砖刷成的房子被周围弥漫的烟雾熏黑。它们之中的繁华建筑,有的大如修道院,却没有它们应有的古朴、美丽和圣洁。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机器所发出的喧嚣声。而当铃声响起,可怜的人们知道要忙着去工作,而不是去祷告 ——1829年在“社会进步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莱 | 英国自由派议员 | 人活得更长寿,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食物,更好的居住条件与衣服,以及医疗条件。而这些方面要归功于国家的制造业所创造的财富。区分制造业和农业所产生影响的方法就是当你站在山坡上,看着一间农舍和一个工厂,你觉得哪个更加美丽 ——1830年在“社会进步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 | 法国思想家、历史学家 |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漢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到访英国曼彻斯特的发言 |
问题:
(1)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年),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重要经历如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1872年,詹天估随清政府招收的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1909年,京张铁路终于提前全线通车。但是,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1919年,詹天估作为中国代表,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但收效甚微。临终前,詹天佑念念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经历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材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年),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重要经历如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1872年,詹天估随清政府招收的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1909年,京张铁路终于提前全线通车。但是,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1919年,詹天估作为中国代表,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但收效甚微。临终前,詹天佑念念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经历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选择题- (共1题)
4.
(题文)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
3.单选题- (共16题)
5.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的经济援助,以稳定欧洲经济,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据此可知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一体化 | B.欧美平等贸易伙伴关系的形成 |
C.战后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 D.欧洲联合与美国形成竞争关系 |
6.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 发展大事 |
1892年 |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
1912年 |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
1915年 |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
A.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了一定作用 |
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
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
D.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
7.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如锸、锄、镢、镰、犁等。这反映了当时
A.铁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
B.冶铁业的规模宏大 |
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
D.南北经济平衡发展 |
8.
《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
A.加强农业管理 |
B.增加财政收入 |
C.保障百姓安居 |
D.稳定社会秩序 |
10.
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土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由此可见当时
A. 妇女社会等级相当高
B. 棉纺织技术十分发达
C. “男耕女织”分工取消
D. 纺织业经济地位重要
A. 妇女社会等级相当高
B. 棉纺织技术十分发达
C. “男耕女织”分工取消
D. 纺织业经济地位重要
11.
宋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其制品“质薄腻,色滋润”,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据此可知宋代
A.彩瓷产品的工艺精美 |
B.瓷器市场竞争激烈 |
C.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
D.制瓷技术水平较高 |
12.
明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机工和机户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
B.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
C.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
D.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
14.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一系列新国家的建立 |
C.欧洲人移民到美洲 |
D.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
15.
意大利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联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主要说明
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
B.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 |
C.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 |
D.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 |
16.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
17.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
D.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18.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19.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阶段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些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解决农村人地矛盾 |
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
D.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