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11分)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右边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次丁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1分)②这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③这一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么时代?(1分)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哪两个国家?(2分)②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1)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次丁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1分)②这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③这一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么时代?(1分)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哪两个国家?(2分)②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单选题- (共14题)
3.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一一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 | B.二战爆发 | C.苏联解体 | D.美苏“冷战” |
1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
B.卷烟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
12.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 B.“大跃进”运动期间 |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 D.杂交水稻推广后 |
14.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
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3.选择题- (共4题)
16.1831年,有一位欧洲人描述道:“两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