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71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7/2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1分)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右边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次丁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1分)②这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③这一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么时代?(1分)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哪两个国家?(2分)②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单选题(共14题)

2.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3.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一一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苏联解体D.美苏“冷战”
4.
电视剧《乔家大院》艺术的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闽商
B.徽商
C.粤商
D.鲁商
5.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A.西周晚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6.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7.
有人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珐琅彩(即粉彩瓷器)。更具发现的目中的文物判断这座墓葬的时间应该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8.
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生产青瓷的是
A.越窑B.邢窑C.景德镇D.均窑
9.
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的开辟者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10.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了
A.红海沿岸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D.大西洋沿岸
1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B.卷烟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12.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D.杂交水稻推广后
13.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4.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5.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会上不可能出现的展览品是
A.飞梭B.火车模型
C.汽车模型D.蒸汽机

3.选择题(共4题)

16.1831年,有一位欧洲人描述道:“两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7.将比2.8:9的前项扩大10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多少?
18.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是(   )


19.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