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6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摘编自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1)比较材料一中凯恩斯和怀特关于战后世界经济体系观点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被采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核心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又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

——(日)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概括材料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准确)

3.单选题(共17题)

3.
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推断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
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
D.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4.
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以雷霆手段博得了社会舆论好评,连摩根家族也承认: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对罗斯福总统的崇拜,他就任总统一个星期的成就简直匪夷所思,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过程。这主要因为罗斯福总统
A.才敢卓越的人格魅力
B.创新了国家管理体制
C.整顿财政金融树信心
D.加强工业复兴显成效
5.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有限
B.经济发展战略符合国情
C.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6.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A.源于价格革命
B.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引发商业革命
D.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7.
18世纪英国的商业,一些历史学家使用了诸如“商业革命”“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等字眼,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导致英国商业爆炸的主要因素是
A.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B.位于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优越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8.
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的数目由180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这一“合并运动”
A.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B.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C.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D.率先应用于新兴的棉纺织业
9.
1979年,东莞乃至广东迎来新一轮逃港高潮。据统计,1979年1-5月份,广东全省共发生偷渡外逃9万多人,逃出2.9万多人,发生人数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62年。这一现象导致了
A.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B.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深训经济特区的创办
D.中英两国外交关系的恶化
10.
下列各项能够体现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①经济作物发展迅速
②开始出现手工业中心
③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④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
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变化
B.洋布已完全失去中国市场
C.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抵制
12.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世纪末,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主要因为
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欧洲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
C.清王朝统治困难重重
D.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清朝统治
13.
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英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
年代
全国总人口
城市总人口
城市人口所占比例
1520年
240
12.5
5.25%
1600年
411
33.5(伦敦22万人)
8.25%(伦敦占有5%)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
A.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
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
C.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
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14.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年,广东人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极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C.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
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
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1933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据此可知当时
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
B.电子产品不受经济危机影响
C.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
D.经济复苏促使民众热衷消费
17.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知
A.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
B.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
C.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
D.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
18.
《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A.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C.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19.
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