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6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5: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表6: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比价提示:如1580年的中国,1两黄金=5.5两白银,即当时中国5.5两白银可兑换1两黄金)
年代
中国
英国
西班牙
1580
1:5.5
1:11.7
1:12.12
1635
1:10
1:13
1:13.13
1637
1:13
1:13.5
1:13.13-15.45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三表7: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特征和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对外贸易和殖民地经营成了发财致富的捷径,许多人投资海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做到暴富。“光荣革命”后100多年英国长期进行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争基本上都是商业战争,目的是争夺海上通道和争夺殖民地。在18世纪,英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战争情绪,比如“詹金斯耳之战”爆发的消息传出后,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都出现了民众欢庆的场面。对外战争不仅受到商业集团的支持,而且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许多人认为英国的财富来自于海外,英国的商业利益不容损害。在战争时,对外贸易的总额会有所减少;但每次战争结束后,海外贸易就会大大扩展。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光荣革命”后推动英国财富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英国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并对这一战略进行简要评价。

2.单选题(共17题)

3.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德意与法国激烈争夺欧共体领导权
4.
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5.
“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必要前提是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
B.国家减轻对豪强的依赖
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D.种植经济的出现并确立
6.
唐朝时期的均田制下,关东地区的农民得到的土地最多,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也较多,而关中地区最少。长江以南农民分到较多土地主要因为:
A.土地肥沃
B.政策支持
C.开发较晚
D.技术领先
7.
下表为关于唐代粮食贸易现象的记述。由此可知,唐代
记述
出处
杜甫在大病初愈后,友人工倚“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全唐诗》卷·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江淮有商人“积米以待踊贵,图画为人持钱一千买米一斗,以悬于市”
《唐国史补》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保留有开元年间西州一户人家的家用帐,其中记载“五月五日,六十来面”。按照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上的面价“白面一斗,上直钱三十八文北庭面一斗,上直钱三十五文”,大致用铜钱六十文可买面将近两斗。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吐鲁番出土文书》
 
A.粮食贸易比较频繁
B.粮食短缺导致粮价昂贵
C.粮食的价格不稳定且暴涨
D.政府严格控制粮食交易
8.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汗令这种纸币普遍流通于他所有的各王国、各省、各地,以及他权力所及的地方。无论何人,虽然自己以为怎样权要,都不敢冒死拒绝使用。事实上,他们都乐于用它,因为一个人不论到达大汗领域内的什么地方,他都发现纸币通用,可以拿来做货物买卖的媒介,有如纯金的货币那样。”这说明当时流通纸币
A.是世界最早发行的纸币
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C.信誉昭著便利全国流通
D.具有如同于黄金的价值
9.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其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
C.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D.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10.
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土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
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
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
11.
国家通过实施重商政策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大力促进海外贸易,成立特许商业公司垄断贸易,制定进出口禁令或保护性关税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逐步清除阻碍国内贸易的种种中世纪羁绊,改变度量衡、币制和税收混乱局面,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法规来规范生产。这些举措的实施是在
A.15、16世纪的中国
B.16、17世纪的英国
C.18、19世纪的英国
D.18、19世纪的美国
12.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垄断组织的形成
13.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14.
下表是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

变化情况。它说明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C.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民族工业产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15.
据一个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75%,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这说明该时期:
A.日本轻工业生产与产品质量下降
B.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D.日本与欧美国家在争夺中国市场中失利
16.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901年以后的10年间,民族资本的投资范围比以前更加广泛。除棉纺织业和缫丝业外,面粉、肥皂、烟草、电灯、锅炉、铅笔、工矿等行业都陆续成为民族资本投资的对象。在这10年间民族资本投资于轮船公司,资本在5万元以上的就有17家之多。这说明
A. 政府引导民间投资轻工业
B. 轻工业重工业均有所发展
C. 民间投资以交通业为重点
D. 轻重工业比例渐趋于合理
17.
导致下表中工厂和资本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工厂数
资本(千元)
1870—1894
16
4829
1894—1913
136
103153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8.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19.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