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材料二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的原因。
材料一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材料二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以上材料均选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1题)
2.
二战后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据此判断当时的两极格局中
A.“冷战”重心地区变更频繁 |
B.“冷战”出现持续缓和态势 |
C.同盟内部关系发生变化 |
D.美苏两国敌对意识淡化 |
3.
“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一个国家如何去使另一个国家相信,它在推行它的计划的时候不会走得太远;它的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材料中“事件”
A.造成德国分裂 |
B.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
C.引发朝鲜战争 |
D.反映两大阵营对峙 |
4.
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
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
D.使欧洲长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
5.
下图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宣传画,画中出现了当时热映的《星球大战》中的大量科幻战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美国推动新技术革命的决心 |
B.体现了美国保持军备优势的思维 |
C.反映了美国政府推动电影等产业 |
D.说明了总统制度是国家根本制度 |
6.
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年份 | 1949 | 1959 | 1969 | 1979 | 1989 | 1996 |
成员国数量 | 58 | 83 | 125 | 149 | 156 | 185 |
A.九十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 |
B.两极格局导致地区分裂加剧 |
C.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 |
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
7.
有学者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支持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欧洲国家放弃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货交换自由。由此可知,美国推动西欧一体化的主要动机是
A.按照美国的需要来重塑欧洲 |
B.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
C.与西欧维持长久的盟国关系 |
D.密切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
8.
2017年2月21日,联合国就有关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3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决议。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某个国家”(美国)在联大紧急特别会议召开前威胁所有国家,要求投票反对这个决议草案,“这种做法令人无法接受”。材料反映了
A.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 |
B.冷战思维的进一步延续 |
C.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
D.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进一步加强 |
9.
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美苏“冷战”的开始
B. 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 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 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A. 美苏“冷战”的开始
B. 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 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 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10.
1947年3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A.杜鲁门主义 |
B.马歇尔计划 |
C.北约组织 |
D.柏林危机 |
11.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他的目的是
A.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 |
B.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 |
C.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
D.反对苏联组织军事同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