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历史试卷(20)(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31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6/7/8

1.单选题(共4题)

1.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完全消失
2.
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论文,请你为该同学选择适当的材料。下列选项能够选入的是()
A.参加万隆会议——收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有关材料
B.中日邦交正常化——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不结盟政策的提出——收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谈话记录
D.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收集江泽民出席联合国会议的有关材料
3.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不包括( )
A.有利于美国打开中国市场B.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C.有利于早日解决台湾问题D.中美结盟应对苏联的威胁
4.
到2006年底,有14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选择题(共1题)

5.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材料中的观点(  )

①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②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