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B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12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文化源头在古希腊,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种新思想、新意识不断涌现。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自觉地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评价一切。他们深信无论是政治还是上帝,都要由它来解释和判断。
——徐鹤森《l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在欧洲的影响》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是如何“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的?
(3)从涉及领域、批判对象、批判形式及思想特点等方面,说明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乃(中国)现代启蒙运动,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中西启蒙有同有异,也是需要明辨的。不同之处有三:一是动因不同,二是重心不同,三是效应不同。
——董德福、史云波《回首五四》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和西方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动因和重心是什么?
2.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强大的根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和伦理观念中无不打着其深刻的烙印。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内容。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对儒学发展影响
孔子
 
 
董仲舒
 
 
朱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
“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国的启蒙》
(2)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说明“孔子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与“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
(3)谈谈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孔子和儒学?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仅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关于引进外来文化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人们重竞争、讲效益、快节奏,在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有别于传统观念的重大改变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6题)

4.
20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中国曾分别掀起大规模学习俄语、英语的热潮。其共同原因是
①中国与该语言国建交的推动
②改革开放的需要
③政府政策的作用
④世界格局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6.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些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7.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8.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反对人们的私欲膨胀泛滥
B.反对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C.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9.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10.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主要强调了
A.人与万物的关系
B.人创造了万物
C.人的价值
D.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11.
人们由举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其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
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D.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12.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13.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相对论B.日心说C.量子假说D.万有引力定律
14.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包括
①牛耕的出现
②蒸汽机的改良
③电动机的出现
④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
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的是
①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②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③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④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17.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提出的
②是关于生产问题的
③是关于艺术问题的
④是关于学术问题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8.
下列对贝多芬的音乐评价正确的是:
①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
②他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家
③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先河
④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9.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谈到他的创作时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其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理性主义D.现代主义

3.选择题(共2题)

20.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 {#mathml#}3{#/mathml#} ﹣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 {#mathml#}3{#/mathml#} 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的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21.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般不会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