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5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21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政府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

材料三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具体有哪些内容?
(2)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单选题(共10题)

2.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恩来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3.
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  )
①一边倒”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方针 ④“另起炉灶”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了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发挥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是指(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进会议采纳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D.促成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6.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尊重各国的
A. 风俗习惯
B. 宗教信仰
C. 社会制度
D. 文化传统
7.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告中的“这次会议”(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8.
一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说:“万隆会议对彻底摧毁殖民主义和促使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万隆会议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
B.万隆会议彻底摧毁了15世纪以来的殖民主义世界体系
C.万隆会议是世界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万隆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
A.有利于亚洲和非洲国家反帝
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符合西方大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D.打破了两极格局和冷战对峙的局面
10.
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1.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  )
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