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漳州市正兴学校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111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6

1.判断题(共6题)

1.
1954年,福建汉族农民杨白劳为地主王老五耕种土地。1956年,杨白劳和王老五都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
2.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句优美动人的歌词中的“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同时期的西藏解放问题,我国在骁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下,通过武力解决。
4.
“铁人”王进喜是航天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5.
林彪叛逃事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6.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2.综合题(共3题)

7.
(10分)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1949年1 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28响礼炮呜响……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1959年1 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 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纲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 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回顾:共和国的三次国庆大阅兵》
材料二: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2009年1 0月1日《广州日报》
请回答:
(1)开国大典阅兵式为什么要鸣28响礼炮?(2分)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4分)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尊敬爱戴,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分)
8.
(10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孙宪中教授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文件?(2分)在此法颁布之前,行使临时宪法作用的的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制定它的机构是什么?(1分)
(2)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2分)材料二所说的是1986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9.
(10分)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历程,探究其中的原因:
材料一 建国后至8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示意图(纵坐标为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二  1992-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材料三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请回答:
(1)读材料一,我国在1957年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2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什么定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2分)
(2)分析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些措施的实行?(2分)

3.选择题(共24题)

10.
建国初期进行的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1.如图,在△ABC中,tan∠ABC= 43 ,∠ACB=45°,AD=8,AD是边BC上的高,垂足为D,BE=4,点M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E出发,与点M同时同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MN为边在BC的上方作正方形MNGH.点M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点N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2.如图,在△ABC中,tan∠ABC= 43 ,∠ACB=45°,AD=8,AD是边BC上的高,垂足为D,BE=4,点M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E出发,与点M同时同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MN为边在BC的上方作正方形MNGH.点M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点N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3.2015年10月成立的无锡市新吴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5万人,下辖6个街道;2016年末,新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302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地区生产总值应记为(   )
14.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把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B.把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D.把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
15.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
①调整   ②巩固   ③充实  ④ 提高   ⑤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6.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化三改造”D.“一五计划”
17.十边形的内角和为(   )
18.十边形的内角和为(   )
19.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
据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有20﹪,6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为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激增B.大规模商业性开采
C.无计划盲目垦荒D.“大跃进”运动中的破坏
21.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y轴相交于点A(0,m)其中m<0,与x轴相交于点B(4,0).抛物线y=ax2+bx(a>0)的顶点为F,它与直线l相交于点C,其对称轴分别与直线l和x轴相交于点D和点E.

22.﹣4的倒数是(   )
23.
一位老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国有企业改革 D.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政府机关
25.计算下列各题:
26.计算下列各题:
27.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新收获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性调动起来了B.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观
C.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D.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28.如图,在Rt△ABC中,∠C=90°,AC≠BC,点M是边AC上的动点.过点M作MN∥AB交BC于N,现将△MNC沿MN折叠,得到△MNP.若点P在AB上.则以MN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blank#}1{#/blank#}.

29.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国外资金
B.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30.如图①,若点P是△ABC内或边上一点,且∠BPC=2∠A,则称点P是△ABC内∠A的二倍角点.请用直尺和圆规对图②、图③作出符合要求的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A.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B.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D.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约束
32.化简下列各式:
33.
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