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08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举办的“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图片展”的第一部分的三幅图片及其解说词。
图片
 

 

 

解说词
1950年5月,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向***主席递交国书。印度是当时非社会主义***递交国书后宾主交谈。瑞典是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二

(1)如果材料一中的图片展推出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为核心的第二部分的话,你认为应该选取哪些图片。请仿照材料一中解说词的格式为你选择的图片写出相应的解说词。(要求答出两幅图片的名称并解说)
(2)新中国成立以来建交最高峰出现在哪一时期?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指出该时期出现的主要事件。
(3)新时期我国在外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这些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什新秩序的实质就是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但要建立这样的新秩序是不可能的。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和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材料二新的多极世界一定是多样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进取的时代……大国需要在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上起表率作用,首先应当带头放弃“冷战”思维,广集民智,汲取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致力于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管理模式,推动世界从不和谐向和谐发展。
——摘编自苏长和《为多极世界谋规则》
(1)用欧洲和亚洲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向新格局转变”的具体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新的多极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的什么发展趋势?“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新的多极世界”下大国之间的关系。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世界史》

材料二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请回答:
(1)结合二战后的史实说明为何“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及目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2.单选题(共20题)

4.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这次会议”是指
A.中印会谈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5.
渡江战役期间,***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6.
“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这次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7.
1969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对华贸易管制,并放宽了到中国旅行的限制,议员、记者、教师、学生、科学家和医生六类人员可以访问中国,这一规定反映
A.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
B.美国支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8.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决定由大会组成七人特别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在未做出决议以前仍允许“中华民国”的代表占据联合国席位。这一决定得到根本改观的标志性事件为( )
A.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10.
1987年,西德议会批准摇滚明星在离柏林墙不远处的勃兰登堡门举办一场音乐会。西德议会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
B.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C.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
D.展示西德的经济实力
11.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1957年3月25日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11月14日到16日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12.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该言论属于
A.和平共处论
B.独立自主论
C.霸权稳定论
D.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论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是否推行霸权主义
B.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
14.
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初步形成了三个世界理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是第一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第二世界,而两大阵营之间是一大批刚获得独立的新国家,组成第三世界。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
A. 召开第一届亚非会议 B. 与中国广泛建交
C. 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 组建不结盟运动
15.
1947年9月26日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的形势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对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是西欧经济的可能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克里姆林宫的走卒取得政权。”出于这种认识,美国采取了(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组织D.分裂德国
16.
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
A. 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
B.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
C. 维持了世界和平局面
D. 虽然制造了不断的局部战争,但是却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
17.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 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 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18.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联合起来,建立了“独联体”。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俄罗斯等11国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
B. 苏联已经解体
C. 俄罗斯成为东欧中亚地区的霸主
D. 东欧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9.
两极格局瓦解后,原有的国际力量失衡,世界的未来多了一种不确定性。下列不是形成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有( )
A. 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C. 欧盟的力量日渐增强
D. 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20.
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
A.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 美苏盟友关系破裂
D. 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2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这些史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 多极化趋势加强     B. 新的力量不断崛起
C. 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 军事集团不断出现
22.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修建柏林墙 划定“三八线” 组建北约
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3.
1973年,某一国际组织号召其成员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这一组织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联合国
C. 不结盟运动
D. 欧洲共同体

3.选择题(共2题)

24.________ a beautiful girl!
25.________ a beautiful gir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