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5课时检测卷: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08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

2.单选题(共15题)

2.
新中国成立第一天,***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奉行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提出的
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
4.
(题文)“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5.
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
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中国与西方国家广泛建交
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6.
1955年4月24日,亚非会议胜利闭幕。当时的国际舆论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代表团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C.完全同意与会国家代表提出的建议
D.同意和亚非国家结盟,共同反帝、反殖、反霸
7.
1954年4月24日,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都刊登了来自日内瓦的电讯报道,他们这样描述到达该城市的中国代表团:“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这位率领者是
A.***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张闻天
8.
1949年4月23日,除苏联原驻华大使罗申跟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外,美国原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及其他国家原驻华大使均留在南京,等待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中国对上述现象的态度是
A.对苏联举动表示严重不满
B.希望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把各国大使视作普通侨民
D.决定实行“一边倒”方针
9.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一“原则”后来发展成为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10.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给我们带来了新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文中的“礼物”是 (  )
A.苏联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1.
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动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这表明新中国
A.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基本上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C.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已经和美国改善关系
12.
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
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13.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A.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14.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告中的“会议”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15.
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
早在1947年3月,***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不结盟

3.选择题(共4题)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孤独的树

席慕蓉

       在我二十岁那年的夏天,我看见过一棵美丽的树。

       那年夏天,在瑞士,我和诺拉玩得实在痛快。她是从爱尔兰来的金发女孩,我们一起在福莱堡大学的暑期法文班上课,到周末假日,两个人就去租辆脚踏车漫山遍野地乱跑,附近的小城差不多都去过了。最喜欢的是把车子骑上坡顶之后,再顺着陡峭弯曲的公路往下滑行,我好喜欢那样一种令人屏息眩目的速度,两旁的树木直逼我们而来,迎面的风带着一种呼啸的声音,使我心里有一种要呼啸的欲望。

       夏日的山野清新而又迷人,每一个转角都会出现一种无法预料的美丽。

       那一棵树就是在那种时刻里出现的。

       刚转过一个急弯,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不算太深的山谷,在对面的斜坡上,种了一大片的林木。

       大概是一种有计划的栽种,整片斜坡上种满了一样的树,也许是日照很好,所以每一棵都长得枝叶青葱,亭亭如华盖,而在整片倾斜下去一直延伸到河谷草原上的绿色里面,唯独有一棵树和别的不同。

       站在行列的前面,长满了一树金黄的叶片,一树绚烂的圆,在圆里又有着一层比一层还璀璨的光晕。它一定坚持了很久了,因为在树下的草地上,也已圆圆地铺满了一圈金黄色的落叶,我虽然站在山坡的对面,也仍然能够看到刚刚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后者已经逐渐干枯褪色了。

       天已近傍晚,四野的阴影逐渐加深,可是那一棵金黄色的树却好象反而更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和它后面好几百棵同样形状、同样大小,但是却青翠逼人的树木比较起来,这一棵金色的树似乎更适合生长在这片山坡上。可是,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使它觉得很困窘,只好披着一身温暖细致而又有光泽的叶子,孤独地站在那里,带着一种不被了解的忧伤。诺拉说:“很晚了,我们回去吧。”

       “可是,天还亮着呢”我一面说,一面想走下河谷,我只要再走近一点,再仔细看一看那棵不一样的树。

       但是,诺拉坚持要回去。在平日,她一直是很随和的游伴,但是,在那个夏天的午后,她的口气却毫无商量的余地。

       于是,我终于没有走下河谷。

       也许诺拉是对的,隔了这么多年,我再想起来,觉得也许她是对的。所有值得珍惜的美丽,都需要保持一种距离。如果那天我走近了那棵树,也许我会发现叶的破裂,树干的斑驳,因而减低了那第一眼的激赏,可是,我永远没走下河谷,我这一生再无法回头,再无法在同一天,同一刹那,走下那个河谷再爬上那座山坡了。于是,那棵树才能永远长在那里,虽然孤独,却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来自天上的金黄。

       又有哪一种来自天上的宠遇,不会这在人世间觉得孤独呢?

18.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19.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blank#}1{#/blank#}(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blank#}2{#/blank#} ℃.

20.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blank#}1{#/blank#}(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blank#}2{#/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