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在出口方面的对比:
材料二1958~1969年间,欧共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共体十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是美国的1.43倍。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在出口方面的对比:
国家或组织 | 1965~1972年出口增长率 | 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
美国 | 80% | 13.4% |
欧共体 | 150% | 33.7% |
材料二1958~1969年间,欧共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共体十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是美国的1.43倍。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
材料一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
2.单选题- (共20题)
3.
第四次不结盟运动东道主、阿尔及利亚主席布迈丁指出:“发起我们运动的由来,应追溯到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最本质的相同点在于
A.都由亚非国家发起 |
B.都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
C.都在倡导和平共处 |
D.都旨在促进民族独立发展 |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也曾鼓励和支持西欧联合,希望建立一个“经济发展、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统一欧洲”。其主要目的在于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 |
B.遏制苏联的发展 |
C.显示资本主义优越性 |
D.实现欧洲一体化 |
7.
《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C.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9.
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治集团将不仅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
A.殖民体系瓦解,新兴力量崛起 |
B.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 |
C.国家实力消长,力量对比变化 |
D.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 |
10.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主要职能,由防范军事威胁为主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路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强权政治 |
B.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
D.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
11.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
A.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 B.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
12.
下面为前苏联叶非莫夫的漫画《检阅他(艾森豪威尔)的队伍》,队伍中有“阿登纳”“艾德礼”“贝文”等人。此漫画说明了


A.世界多极化力量潜滋暗长 | B.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在强化 |
C.美苏两极格局已基本形成 | D.以美为首的北约已完成组建 |
13.
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决定向海外派兵的PKO决议。此后,日本先后派遣自卫队参加了在柬埔寨、卢旺达和莫桑比克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这说明日本
A.极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B.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活动 |
C.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创造条件 |
D.军备力量已经空前强大 |
14.
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做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 |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 |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 |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
15.
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好的,好的。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不行,绝对不行!以上两段对话说明二战以来,美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
A. 西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性
B. “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C. 欧共体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
D. 西欧经济从破坏严重到恢复发展
A. 西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性
B. “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C. 欧共体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
D. 西欧经济从破坏严重到恢复发展
17.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6~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根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铁幕演说、关贸总协定、华沙条约组织 |
C.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
D.雅尔塔体系、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
18.
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
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 |
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
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
20.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 |
B.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 |
D.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 |
22.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 B.互相竞争 | C.互相合作 | D.互相对峙 |
3.选择题- (共2题)
23.某小区的两栋楼之间新开了一家烧烤店,刺耳的噪声和刺鼻的碳焦味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对此,居民可以
①向环保检测部门投诉
②责令该店停业整顿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加强执法力度,制止扰民现象发生
①向环保检测部门投诉
②责令该店停业整顿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加强执法力度,制止扰民现象发生
24.某小区的两栋楼之间新开了一家烧烤店,刺耳的噪声和刺鼻的碳焦味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对此,居民可以
①向环保检测部门投诉
②责令该店停业整顿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加强执法力度,制止扰民现象发生
①向环保检测部门投诉
②责令该店停业整顿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加强执法力度,制止扰民现象发生
4.- (共1题)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孰是孰非
材料二剑拔弩张(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苏联。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材料一中各派别对“冷战”形成的原因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丘吉尔的“行动建议”在军事方面的具体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一孰是孰非
时间 | 派别 | 观点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正统派” | “冷战”是美国政府对苏联威胁的一种防御性回应 |
20世纪 60年代 | “修正派” | 美国对苏联控制的东欧进行经济渗透,试图迫使苏联接受西方提出的战后解决方案。随着美国经济和政治的扩张,苏联被迫采取防御措施 |
20世纪 70年代 | “后修正派” | “冷战”是美苏两国利己主义政策和一系列错误与误解的结果 |
材料二剑拔弩张(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苏联。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材料一中各派别对“冷战”形成的原因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丘吉尔的“行动建议”在军事方面的具体措施,有何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