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无棣初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10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7/15

1.综合题(共5题)

1.
1950年10月,以周恩来为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击美国侵略者。
错误: 订正:
2.
探究论述题(14分)
30、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共产党很多重大决策都是在党代会上作出的,请回答:
【探索】(1)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2分)
(2)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这个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兴起了哪两项运动?(2分)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转折】(3)下面的歌词见证了中国何处的改革成果?这一成果得益于哪一会议的召开?(2分)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旗帜】(4)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这里所说的旗帜是指什么?(2分)
【活动】(5)为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某校决定举办一场绘画比赛活动。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活动,请你写一份宣传广告。(6分)
    题目《 》
内容(对党的认识):
目的:
 
3.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以下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哪一制度?(4分)
(2)根据图二,到1956年底,国家对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体完成,标志着 在我国初步建立。(2分)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3分)
(4)图四是我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它表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4.
2009年4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的“六十年难忘中国之声”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此次全球搜寻大行动意在通过搜集那些标志着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的声音,作为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变化的见证。请认真倾听“中国之声”,回答问题。

(1)上述四代领导人的声音分别见证了新中国的哪些盛事或能力?(4分)
(2)请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集一首有关歌颂共和国的歌曲,请写出歌曲名称。(2分)
(3)你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这一活动的现实意义是什么?(3分)
5.
阅读材料: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材料二:2008年3月14日开始,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先后发生了多起打、砸、抢、烧暴乱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这起事件完全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煸动起来的。”几十年来,达赖集团在反动势力和藏独分子的支持下,从事了大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
(2)请你举出我国四个少数民族的名称。(2分)
(3)针对材料二,结合教材,试以今天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说明分裂祖国是不得人心的。(3分)

2.判断题(共5题)

6.
小华在他的个人小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述:“我在文革期间作为红卫兵到北京串联,之后又赶回来参加高考,并在197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你认为这段话符合史实吗?请说明理由。
7.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错误:    订正:
8.
197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中国,同***、周恩来会谈。
错误:     订正:
9.
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
错误:     订正:
10.
1984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错误:     订正:

3.选择题(共17题)

11.
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
A.北伐战争战场上B.抗日战争战场上
C.解放战争战场上D.抗美援朝战场上
1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邓小平B.邓小平、江泽民
C.江泽民、***D.***、周恩来
13.

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

14.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这些“豪言壮语”流行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
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不包括
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遵循经济规律办事
D.急于求成
16.
由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2009年9月10日隆重揭晓。雷锋、邓稼先等人当选,“双百”人物之所以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考验,是因为他们( )
①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③扮演了相同的社会角色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
“中国2009年世界邮展”于4月10日在洛阳举行,下图是首次公开展出的珍邮,从中可读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改革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8.
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A.深圳、海南、汕头、珠海B.深圳、珠海、香港、澳门
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D.汕头、广州、福州、厦门
19.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人民公社的成立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20.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1.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 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2.
1971年l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将周恩来总理作为封面人物是因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A.万隆会议的召开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D.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23.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不属于“梅开三度”的是(   )
A.中日建交B.中美建交
C.中国重返联合国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
要制作一张《新中国外交足迹》的手抄报,你可选取下列哪个史实( )
A.重庆谈判B.西藏和平解放
C.中美建交D.“文化大革命”
25.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
A.六年B.八年C.九年D.十二年
26.
如图,十多年前,正是图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A.希望工程B.春蕾计划
C.五个一工程D.光彩工程
27.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由△ABC绕点P旋转一定的角度而得,其中A(1,4),B(0,2),C(3,0),则旋转中心点P的坐标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