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海南屯昌县思源实验校初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9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7

1.综合题(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2分)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2分)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2.选择题(共2题)

2.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 “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3.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事件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3.填空题(共1题)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内容: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 ,会议制定并通过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作为战地记者来到抗美援朝战场,你会了解到用胸膛堵枪眼的 和宁肯烈火焚身也不暴露目标的    的英雄事迹。
(4)你来到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现场会看到“铁人” 奋战的身影;同时在国防建设领域,你会了解到“两弹元勋”   的光辉事迹。
(5)你来到1953年的中国,你会看到我国正准备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6)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福建,会看到  市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特区。l 988年,我国设置了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