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9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5/17

1.综合题(共2题)

1.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
(1)根据材料一,***所说的“第二步”在我国是如何实现的。
(2)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哪一次会议颁布的?
(3)依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4)材料四中所说,党在民主法治建设上“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分别是指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该计划结束时哪两个部门取得了重大成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新体制指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3.
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文革中刘少奇被打倒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也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3)1956年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失误,国民经济严重倒退,并未取得建设成就。
(4)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5)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6)最早搞家庭联产承包的是福建、广东两省。那里的农民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包产到户,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3.选择题(共9题)

4.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劳动的工具
C.土地的所有权
D.农作物的品种
5.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6.
2016年3月31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士兵遗骸交接仪式。最危险的地方只有龙的传人,没有太阳的后裔。这些中国士兵属于哪支军队(   )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7.
阅读下面《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8.
下图反映了我国部分年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变化(单位: 万吨),其中1958~1960年的产量变化是由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文革”错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9.
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下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A.农业合作化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彻底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2.
“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A.国企改革B.农村新貌
C.特区发展D.法制建设

4.填空题(共1题)

13.
填空题。
(1)抗美援朝中,司令员是_____。我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_____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_____新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