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2.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3)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材料二:见下图。

(1)新中国提出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积极外交活动对新中国和平建设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材料: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出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2)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哪一地区?
(3)请写出该地区回归祖国的时间。
3.选择题- (共30题)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 确立了***思想的指导地位
B.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C. 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
D. 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要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东风五号战略导弹 潜艇待命出航 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
C.“两弹一星”成就展 |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
A.1954年访问缅甸时 | B.出席万隆会议时 |
C.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D.1971年会见基辛格时 |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