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西城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9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29

1.综合题(共4题)

1.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步,据此回答问题。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步:新中国成立 ——***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什么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第三步:三大改造,这一事件的完成有怎样的深远意义?
(3)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一年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会议上党做出了哪一重要的伟大决策?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的人民公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什么影响?主要由什么原因造成?
(2)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试点是在什么地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由两个时期的农村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尼克松访华”是指哪一年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
(2)材料一“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在上海签署什么重要的文件?这一文件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3)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4)除中美关系外,试举一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
(5)材料二中的两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6)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标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画

材料二  3月24日***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表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以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两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请问:
(1)材料一“回来吧,就缺你了!”的画中的母亲代表什么?两位正在欢迎的小朋友分别代表什么?
(2)正在欢迎的两位小朋友分别是哪一年回到母亲怀抱的?他们能够回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什么?
(4)从材料二中***的讲话,我们可以看出对台湾一贯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16题)

5.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
6.
2011年3月28日,西藏举行了第三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活动。西藏和平解放是百万农奴解放的重要前提,西藏和平解放年代是(    )
A.1948年B.1951年
C.1954年D.1959年
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邓小平B.邓小平、江泽民
C.江泽民、***D.***、周恩来
8.

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

9.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10.
***主席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是为“一五计划”中_______而写下的。( )
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
C.九江长江大桥D.上海黄浦江大桥
11.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社会制度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C.主权归属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A.农村B.城市C.沿海D.西部
14.
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① 香港    ② 深圳 ③ 珠海 ④ 厦门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5.
据下图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6.
下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18.
你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是在:( )
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
19.
2006年2月27日,台湾当局执意抛出“终统论”,再次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伟大构想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可以允许台湾独立
④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
20.
截止2012年3月,我国已同16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能取得如此重大的外交成就,是因为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奉行了(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②互不干涉内政
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