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
材料一: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
3.
八年级某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活动准备】
(1)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个)
【历史溯源】
(2)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学史感悟】
(3)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活动准备】
(1)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个)
【历史溯源】
(2)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时间 | 外交成就 |
20世纪50年代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20世纪70年代 | ① |
20世纪90年代 | ② |
21世纪初 | ③ |
【学史感悟】
(3)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2.判断题- (共3题)
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时,从广播里传出“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13题)
10.
***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B.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D.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
13.
电视纪录片《文革时代》本着让事实说话的态度,以详实的资料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下列哪个情节不应该在纪录片中( )
A.四五运动 | B.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D.“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
15.
邓小平于1978年、1985年两次入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 |
B.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C.他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D.他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