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请回答: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是那一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又是什么运动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3)面对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道路中的失误,你觉得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
请回答: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是那一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又是什么运动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3)面对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道路中的失误,你觉得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
2.综合题- (共2题)
2.
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邓小平称为“农民伟大的创举”,在这种制度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应民意,得民心。故犹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它不仅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解决了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没有解决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同时,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把它称为“农民的一伟大创举”。
——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以上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人民公社体制弊端,解放农村生产力。(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对土地拥有了所有权和经营权。( )
(3)中国农村改革由于顺民心得民意,所以一开始便顺利展开,并迅速普及神州大地。( )
(4)中国农村改革对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作用。( )
(5)邓小平认为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异军突起得乡镇企业都称得上是“农民的伟大创举”(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邓小平称为“农民伟大的创举”,在这种制度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应民意,得民心。故犹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它不仅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解决了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没有解决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同时,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把它称为“农民的一伟大创举”。
——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以上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人民公社体制弊端,解放农村生产力。(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对土地拥有了所有权和经营权。( )
(3)中国农村改革由于顺民心得民意,所以一开始便顺利展开,并迅速普及神州大地。( )
(4)中国农村改革对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作用。( )
(5)邓小平认为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异军突起得乡镇企业都称得上是“农民的伟大创举”( )
3.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某村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上,庄严地流下了自己鲜红的印章和手印,实行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相当于以往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斤粮食。
——摘自教材
(1)材料中的“某村”是什么村?
(2)从材料中看出,该村的农民怎样经营生产?结果怎样?
(3)材料中的事件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序幕,从此农村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教材说说这项制度在当时农村中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某村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上,庄严地流下了自己鲜红的印章和手印,实行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相当于以往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斤粮食。
——摘自教材
(1)材料中的“某村”是什么村?
(2)从材料中看出,该村的农民怎样经营生产?结果怎样?
(3)材料中的事件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序幕,从此农村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教材说说这项制度在当时农村中产生了什么作用?
3.选择题- (共7题)
5.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时期 | 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 |
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7.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9.
风阳花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大多都反映时代的变迁,其中有一句唱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唱词中说的“改革鼓点”率先在哪些省“先敲响”( )
①安徽 ②广东 ③河南 ④四川
①安徽 ②广东 ③河南 ④四川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4.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