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9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4/24

1.综合题(共3题)

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2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4分)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2.
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18分)
表格一: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表格二: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9.6
-4.2
9.21
1.9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为什么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
(3)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
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有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请回答: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2分)?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2分)
(3)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4分)

2.选择题(共19题)

4.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5.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原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   )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7.

1937-1946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废除了地租中超经济剥削以及消除了高利贷剥削的成分(如预租和押租),同时规定最高地租额不得超过土地正产物的37.5%,并提出“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原则。这些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    )

8.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9.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哪些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起扭转了经济的下滑,使形势有了 明显的好转。
D.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0.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11.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错误。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2.
八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开展了“对联浓缩历史”主题活动,历史老师写下了“有规有矩,平安有序;无法无天,祸害无边。”这幅对联,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横批的是
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依法治国D.精神文明
13.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14.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
如果要考查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我们必须前往( )
A.云南、广西B.广西、广东C.广东、福建D.福建、浙江
16.
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
A.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B. 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C.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D. 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17.

读图,完成下题。

18.
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指(   )
A.经济建设B.四项基本原则C.改革D.开放
19.
我们能清晰地接收到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乐曲,随着这一报告,指挥中心宣布,我国第一颗发射成功。()
A.神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B.“神舟五号”宇宙飞船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D.“长征一号”捆绑式火箭
20.

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    )

2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劳动保障制度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消灭失业
22.

读图,完成下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