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三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期)“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材料四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材料一中,图1是1951年3月山东蓬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图2图3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请结合结合图4与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材料三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5)材料四反映的现象得益于1978年召开的哪一次重要会议?(1分)这次会议决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6)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期)“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材料四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524 | 20370 | 10230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2)材料二图2图3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请结合结合图4与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材料三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5)材料四反映的现象得益于1978年召开的哪一次重要会议?(1分)这次会议决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6)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国家前进的动力源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1分)这项政策首先是从那两个省份开始的?
(2)与其有同样性质的特区还有哪几个?(至少两个)
(3)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这样的格局有何特点?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4)你知道是谁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吗?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材料三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少两点)。
(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谈谈你的感想。
材料一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1分)这项政策首先是从那两个省份开始的?
(2)与其有同样性质的特区还有哪几个?(至少两个)
(3)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这样的格局有何特点?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4)你知道是谁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吗?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材料三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少两点)。
(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谈谈你的感想。
3.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观察下列反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外交领域成就的一组图片,
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1954年与印度总理举行会谈的中国总理是谁?他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倡导的指导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图二中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三中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相握、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的美国总统是谁? “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是在哪一年?
(4)图四图五事件分别出现在何时?从“回归”到“繁荣”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基本方针的正确性?
(5)这一政策最初是谁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近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任 人宰割,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何在?
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1954年与印度总理举行会谈的中国总理是谁?他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倡导的指导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图二中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三中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相握、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的美国总统是谁? “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是在哪一年?
(4)图四图五事件分别出现在何时?从“回归”到“繁荣”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基本方针的正确性?
(5)这一政策最初是谁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近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任 人宰割,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何在?
2.判断题- (共1题)
4.
判断改错。
小明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后,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1948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刘少奇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后,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1948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刘少奇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12题)
6.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中国重返联合国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
7.
2009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我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是属于何时的成就( )
A. 新中国成立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A. 新中国成立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0.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一五”计划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11.
小明的爷爷讲述他们年轻时,学校停课、大家穿着时髦的绿军装,爬上火车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个个激动万分。你猜一猜此事发生的时间大约是在 ( )
A.1953—1956年 | B.1958—1960年 |
C.1966—1976年 | D.1978—1979年 |
13.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 B.香港、澳门回归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中美建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