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
——摘自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中的“开国大典”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5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材料一中的哪句歌词与此历史事件相对应?(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3分)
材料一: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
——摘自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中的“开国大典”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5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材料一中的哪句歌词与此历史事件相对应?(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3分)
2.
2014年国庆节,是建国六十五周年纪念日。学校准备以“65年的奋斗历程”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同学们帮助完成。(8分)
奋斗历程 | 主 要 事 件 | 意 义 |
成立 与 巩 固 | ⑴ | 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⑵ |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 |
⑶ | 取得了建国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 | |
建设道路 的探索 | ⑷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
⑸ |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
重大挫折 | ⑹ | 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历史转折 | ⑺ |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改革开放成就 | ⑻ |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3.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年 份 | 贸易总额(亿美元) | 台湾来大陆人次 |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
1978 | 0.46 | —— | —— |
2001 | 323.4 | 3440306 | 122198 |
2004 | 783.3 | 3685250 | 144526 |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4.
1955年,我国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核垄断,作出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1961年,中共中央又决定以“两弾”即原子弹和导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1)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4分)
(2)我国己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三位一体”是指什么?(3分)
(1)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4分)
(2)我国己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三位一体”是指什么?(3分)
5.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了什么?(2分)
(2) 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重大事件,请根据材料二说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共和国外交史上的大事。 (6分)
(3) 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2分)
材料一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949年 20世纪50年代 | 20世纪6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2003年) |
8 | 23 | 16 | 62 | 48 |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了什么?(2分)
(2) 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重大事件,请根据材料二说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共和国外交史上的大事。 (6分)
(3) 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2分)
2.判断题- (共6题)
3.选择题- (共25题)
15.
李刚同学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下列图片,他探究的学习主题应是 ( )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
C.红军长征中的感人事迹 | D.抗美援朝:英雄的赞歌 |
16.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运动600米,先到终点的人在终点处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运动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7.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取暖
③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来打猎 ④北京人直立行走
23.某校兴趣小组想测量一座大楼AB的高度.如图,大楼前有一段斜坡BC,已知BC的长为12米,它的坡度i=1: 3 .在离C点40米的D处,用测角仪测得大楼顶端A的仰角为37°,测角仪DE的高为1.5米,求大楼AB的高度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3 ≈1.73.)
24.某校兴趣小组想测量一座大楼AB的高度.如图,大楼前有一段斜坡BC,已知BC的长为12米,它的坡度i=1: 3 .在离C点40米的D处,用测角仪测得大楼顶端A的仰角为37°,测角仪DE的高为1.5米,求大楼AB的高度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3 ≈1.73.)
26.共享单车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经济环保.2016年全国共享单车用户数量达18860 000,将1886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blank#}1{#/blank#}.
29.某工厂甲、乙两名工人参加操作技能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若干次测试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计算得两人的平均成绩都是85分,方差分别是S甲2=35.5,S乙2=41,从操作技能稳定的角度考虑,选派{#blank#}1{#/blank#}参加比赛.
30.某工厂甲、乙两名工人参加操作技能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若干次测试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计算得两人的平均成绩都是85分,方差分别是S甲2=35.5,S乙2=41,从操作技能稳定的角度考虑,选派{#blank#}1{#/blank#}参加比赛.
34.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4(a≠0)与x轴交于点A和点B(2,0),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在y轴右侧的一动点,线段AD、直线BD分别交y轴于点F、E,设点D的横坐标为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