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8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3

1.综合题(共4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⑴图一反映了为庆祝某一事件,***宴请西藏客人的情景,请说出这一事件是什么?站在***两边的都是谁?
⑵图二中“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参加这场战争?
⑶以上两件大事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材料一:

⑴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一五计划的地域布局和发展重点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回答,一五计划的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⑵针对材料二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做了哪些探索?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这其中,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田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材料二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回答:
⑴材料一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依据材料一,说明这次会议为什么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⑵材料二出自党的什么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决定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⑶两次会议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果怎样?
4.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 “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⑴材料一中的“老人”指谁?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
⑵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一九九二年,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背景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⑶用一句话概括这位老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贡献。

2.选择题(共24题)

5.
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
A.国家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集体土地所有D.公社土地所有制
7.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有(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②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③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④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土地改革后,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不包括(  )
A.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抵御自然灾害
B.分散经营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C.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D.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9.
下列事件中,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 )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0.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 ***批评“四人帮”
11.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桥”指的是(  )
A.钱塘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南京长江大桥D.川藏、青藏公路
12.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急于求成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鞍山、宝山钢铁公司相继建立   ②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③1992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上海浦东开发区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1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焦裕禄B.孔繁森C.雷锋D.王进喜
1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义务教育法》
16.
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你知道青藏公路是什么时候通到“世界屋脊”的吗?(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期间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
17.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18.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B.原子能工业C.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D.电子计算机工业
19.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实行赎买政策的行业是(  )
A.农业B.工业C.手工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
20.
邓小平说过,1957年以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一下历史事件中,不属于“左”的错误的是( )
A.党的八大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21.
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   ②严重践踏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毁弃   ④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首先从农村开始的,主要形式是( )
A.集体合作化B.人民公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按劳分配
23.
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发生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
25.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C.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6.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是在(  )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27.
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    )
A.三大改造后B.中共八大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以后
28.
下列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的是()
A.深圳B.珠海
C.上海D.厦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