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一化”是指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请问,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得益于何种计划?该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2)“一化三改”中的“三改”具体指什么?
(3)“三改”使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三改”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
(5)“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分别指的是?
(6)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怎样的丰富经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 “老人”指的是谁? 
⑵“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喻指什么?
⑶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喻指哪一件事?有何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年浩劫,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中国人民痛定思痛,开始了深深的反思。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中国人民奋斗的新起点,悄悄的,一场新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揭开了序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怎样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会议决定实行什么基本国策?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首先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实质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时至今日,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农民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不高、生态环境破坏、生产技术和效率偏低等。请你根据你所学知识和对现实的了解,给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点建议。

2.选择题(共23题)

4.
下列有关西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藏于1951年和平解放
B.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C.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欢迎
5.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首都北京举开国大典时,乐队奏乐,***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支乐队演奏的乐曲应该是()
A. 《国际歌》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运动员进行曲》
6.
有关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建国后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在老解放区进行的
B. 当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也完成了
C.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就已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D. 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相关的两个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
10.
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1.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8年,取名叫建国B.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D.生于1952年,取名叫卫国
12.
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时期的是:( )
A.焦裕禄B.雷锋C.孔繁森D.王进喜
1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文化大革命”期间
C. 改革开发初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14.
下列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
15.要测量两个质量不等的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直接的测量工具,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砝码一套(总质量m=0.5kg)、细线、刻度尺、秒表.他们根据已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请完成下列步骤.

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设左右两边沙袋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⑵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A下降,B上升;

⑶用刻度尺测出A从静止下降的距离h,用秒表测出A下降所用的时间t,则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a={#blank#}1{#/blank#};

⑷改变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blank#}2{#/blank#}(选填“a﹣m′”或“a﹣ 1m' ”)图线;

⑸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m/(kg•s2),截距b=2m/s2,则沙袋的质量m1={#blank#}3{#/blank#} kg,m2={#blank#}4{#/blank#} kg.

16.要测量两个质量不等的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直接的测量工具,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砝码一套(总质量m=0.5kg)、细线、刻度尺、秒表.他们根据已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请完成下列步骤.

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设左右两边沙袋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⑵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A下降,B上升;

⑶用刻度尺测出A从静止下降的距离h,用秒表测出A下降所用的时间t,则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a={#blank#}1{#/blank#};

⑷改变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blank#}2{#/blank#}(选填“a﹣m′”或“a﹣ 1m' ”)图线;

⑸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m/(kg•s2),截距b=2m/s2,则沙袋的质量m1={#blank#}3{#/blank#} kg,m2={#blank#}4{#/blank#} kg.

17.
下图反映当时中国正处于()
A.土地改革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8.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19.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20.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21.
下列哪个地区不适宜使用“一国两制”政策?请你把它找出来:(  )
A.深圳B.台湾C.香港D.澳门
22.
“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
A.两种军事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23.
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A. 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 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4.探究下图中有几组线互相平行,有几组线互相垂直.

有{#blank#}1{#/blank#}组线互相平行.

有{#blank#}2{#/blank#}组线互相垂直.

25.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1997.7.1
B.澳门1997.7.1
C.香港1999.12.20
D.澳门1999.12.20
26.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我国 (    )
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