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简阳市石板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1

1.综合题(共3题)

1.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请回答: 
(1)下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修通了哪三条连接西藏的公路?这些公路的修通有何作用? 
(3)1959年,西藏地区有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使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什么历史事件?
(4)为了促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战略?
2.
图中的历史
读“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由那次会议决定的?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个城市?
(3)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在哪些事件以后?
(5)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3.
歌词中感悟历史: 
《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2)“老人”是指哪位领导人? “画了一个圈”中的“圈”指哪些地方?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中的“春天”是指什么?
(4)”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2.简答题(共1题)

4.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选择题(共22题)

5.
“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3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6.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腾飞
7.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首都北京举开国大典时,乐队奏乐,***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支乐队演奏的乐曲应该是()
A. 《国际歌》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运动员进行曲》
8.
下列哪个地区的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完成了和平统一()
A.新疆B.西藏C.西康D.云南
9.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让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
为新中国成立作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
1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
B. 反右倾运动中,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C. 天安门事件被判为反革命事件
D. “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职
14.
***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下列哪一项是他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 ( )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是( )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82年宪法D.1978年宪法
16.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土地改革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7.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
18.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项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9.
下边的宣传画与下列那一历史事件有关(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西部大开发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是(    )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D.十三大
21.
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
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
22.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3.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即后来的“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
C.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D.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
24.
“一国两制”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
A. 解决西藏问题 B. 解决台湾问题 C. 解决澳门问题 D. 解决香港问题
25.
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实现“三通”B.经济交流
C.互补互利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6.
新中国关于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B.汉族统治少数民族
C.民族团结与发展D.民族平等与繁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