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重庆市巫山县江北九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1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种种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201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建国初期,为保家卫国,新中国在朝鲜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政策推动下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个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是指的哪个地方?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⑶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其核心是什么?各级司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2.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2016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改革抓住机遇、用创新应对挑战,将改革发展和复兴之路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2016年1月1日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引领着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1)建国以来,党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是什么?此次会议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是谁在哪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十三大确立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五大确立了什么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2.判断题(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事件
时间
内容
备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0世纪50年代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80年代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到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填“B”;是以上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C”。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 (   )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
(4)到1956年底,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
(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    (   )

3.选择题(共12题)

5.
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时间和意义B.背景和人物
C.方式和背景D.人物和方式
6.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到1952年冬,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土地改革的消灭了我国的封建剥削制度
C.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7.
好的画面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请你仔细观察下图,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事件中:(   )
A.土地改革B.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C.伟大的历史转折D.开国大典
8.
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和平卫士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D.最可爱的人
9.
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历程B.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C.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手工业
11.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2.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正在热播,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后,党和国家又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至于城市改革怎么改?党中央回答:“农村改革是权利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利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由此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
A.所有制结构改革B.发展承包经营
C.扩大企业自主权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政策
15.
下列城市中,曾在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20世纪90年代主动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A.重庆B.沙市C.上海D.厦门
16.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4.填空题(共2题)

17.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川藏公路
18.
(1)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据图指出我国经济特区的地域分布特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