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了领导中国人民不同建设时期的领袖人物。
材料四:
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1)材料一所示的伟人是谁?请从材料三歌词中找出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2)材料二所示的伟人是谁?请从材料三歌词中找出他所给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3)材料一体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件大事?
(4)材料四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和“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
(5)这两位伟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
丰碑是历史的记忆。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纪念碑下半部刻有郭沫若同志的题词:“惶惶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竣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1)材料一的“纪念碑”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中牺牲的英雄而建立的?列举出材料一中一个英雄人物,并说说这些英雄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2)材料二:下图的人物为治理哪一地区的恶劣环境而鞠躬尽瘁?他被誉为什么?

(3)当你瞻仰这些纪念碑时有何感悟?
3.
材料论述题
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郑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共,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瞭望周刊》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论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判断题(共1题)

4.
在“三大改造”运动中,李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上交自己两座工厂加入生产合作社,成为国有企业光荣一员。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26题)

5.
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
A.土地改革B.新中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  )
A..消灭地主阶级B.肃清反革命势力
C.控制经济命脉D.巩固人民政权
7.
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A.B.
C.D.
8.
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
A.1840—1911年B.1840—1956年C.1840年—1949年D.1919年—1949年
9.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②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生产合作化 ④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
10.
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镇压反革命D.抗美援朝战争
11.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我国的过渡时期指的是(  )
A.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共产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C.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渡
13.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③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下列重大事件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破坏作用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全国大炼钢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
下图为1958年9月4日山东潍县大众报社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思想解放、对外开放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16.
小红看到一部电视剧有这样的场景:全国大、中学生停课去当红卫兵,城市的男女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这场景应是(  )
A.“大跃进”时期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
17.
“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他”是
A.邓稼先B.雷锋C.焦裕禄D.袁隆平
18.
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19.
《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书以女儿焦守云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焦裕禄的事迹应该包括
A.建设大庆油田
B.研制原子弹
C.治理兰考“三害”
D.培育杂交水稻
20.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
21.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破产的事件是(   )
A.林彪叛逃事件B.***逝世
C.粉粹“四人帮”D.一月革命
22.
以下是小张同学收集的四幅图(图2~图5),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对外开放B.拨乱反正C.改革开放D.乡镇企业
23.
假如你是一位上世纪70年代的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以“阶级斗争为纲”B.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C.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4.
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置的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厦门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海南经济特区D.汕头经济特区
25.
以下是八年级某位同学整理的有关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容,哪项是错的?( )
A.今年是我国第一部宪法通过63周年
B.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治遭严重践踏
C.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26.
村民民主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  )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监督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7.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是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8.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2016年3月20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国1978年GDP折合美元仅仅为3650亿元,而2015年GDP折合美元则达到10.86万亿元。”我国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力资源充足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城市化速度加快     D. 实行改革开放
29.
阅读表格,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A.人民公社的建立
B.生产方式的改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科学技术的进步
30.
下列哪一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 )
A. 厦门     B. 上海 C. 广州 D. 深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